“快尝尝我炸的麻花” |
□本报记者 霍晓庆
“这几年,遇到的都是好人好政策,我们娘儿俩的日子越过越有希望了。”大年初三,迎着午后温暖的阳光,50岁的杨爱兰侍弄着窗台上的迎春花,满面春光。和两年前记者第一次采访她时相比,杨爱兰胖了,精神更好了。
杨爱兰2001年下岗,2002年与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年仅7岁的女儿生活。当保姆、洗碗、打扫卫生、超市做销售、摆地摊……那些年,为了能让生活宽裕点,杨爱兰把能干的活几乎干了个遍。不幸的是,2011年,杨爱兰查出患上乳腺癌,手术、化疗、放疗,前前后后一共花去11万多元。“最要命的是一段时间不能干活了,没有了生活来源,我们母女每月只能靠低保金和亲戚的救济勉强维持生活。”杨爱兰的回忆里满是苦涩。
2012年,杨爱兰的遭遇引起了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政局的重视,先后两次为她发放医疗救助金2400多元,她们母女的低保金也涨到每月1000元,长和廊办事处还为她们申请了廉租房。2013年,杨爱兰搬进了位于玉泉区金业苑小区的廉租房,新房温暖明亮,杨爱兰的身体恢复得很快。
“别光坐着听我说,快尝尝我炸的麻花!”说话间,杨爱兰将麻花塞到记者手里,咬一口,甜软酥脆。环顾四周,面积不大的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户上倒贴的福字为这个家增添了喜气。
好事一桩接一桩。2014年,杨爱兰的女儿陈铭考上了大学,自治区出台的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让陈铭圆了大学梦。
2016年,杨爱兰办理了病退手续,每个月领上了1500元的退休金,退出了低保。“政府这些年帮我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低保、医疗救助、暖心煤、廉租房、大学生救助,一样都没少过。”杨爱兰说。
“我这身体休养得差不多了,开春就能出去找个工作了。等闺女毕业了,有了工作,我们娘儿俩的日子就更不愁了。”杨爱兰边说边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