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一论学习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这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顺应新形势新要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从各方面谋划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力。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当前,农产品供求格局、农业国际竞争形势、资源生态状况、宏观经济背景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粮食库存高企、农产品进口冲击较大、农民增收动力衰减、资源环境严重透支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农村持续平稳发展。这些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冲关过坎、克难前行,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动力接续,开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境界。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没有,是检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尺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要坚持市场导向,跟上消费需求升级的节奏,优化供给结构,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服务性需求,满足对良好生态的绿色化需求。要坚持质量兴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通过改革创新,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传统动能,培育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动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我们抓农业结构调整、抓农村工作相比,既有传承和延续,更有创新和发展。过去主要解决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问题,现在要在促进供求总量平衡的同时,注重提升质量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过去主要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上做文章,现在要在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注重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力范畴内的调整,现在要在突出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是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其本质,就是用改革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会带来阵痛,付出一些代价。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牢牢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这三条底线,知难而进、苦干实干,我们定能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