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并发症 |
患者问:我患2型糖尿病11年,患病头两年内,由于没有正规治疗,我的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空腹血糖常在7—9mmol/L之间,餐后血糖常在11—15mmol/L之间。最近一段时间,我自觉身体不适加重,常感到胸痛、胸闷,体力下降,视力模糊,下肢发凉。我现在身高167cm,体重54kg(理想体重应在62kg),比两年前减了10kg,明显消瘦。我现在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10—12mmol/L之间,餐后血糖15—20mmol/L左右。像我这种情况,治疗方案应如何调整?
王执礼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答:就你的病史和症状来看,由于血糖长期不达标,导致了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慢性高血糖,因高血糖毒性和高渗性对全身组织和血管乃至脏器组织造成持续的、进行性的损伤。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是新陈代谢,细胞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并合成为自身物质;同时细胞又不断地分解自身物质,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并排除代谢产物,这个过程就叫新陈代谢。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新陈代谢过程,是通过细胞周围的液体进行,这一浸浴细胞的液体环境,被称之为机体内环境。糖尿病人如血糖长期高于正常,人体的细胞长期浸泡在高血糖的环境中,全身的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就会发生病变,管径变窄,通透性增强,血流速度减慢,影响毛细血管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使细胞缺血、缺氧,人体的微循环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细胞就会因缺氧、缺血而死亡。微循环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是机体所有细胞获取氧气、营养和排出代谢产物的必由途径。因此,糖尿病患者如血糖高于正常,全身细胞浸泡在高糖的液体里,人体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以及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支配肢体运动的周围神经和全身大小血管皆可受到损伤,并可产生多种并发症。
英国的一项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平均可下降20%左右,其中,脑卒中危险下降12%,心血管病危险下降14%,微血管并发症危险下降37%,糖尿病足及其他外周血管病变下降43%。另有研究证明,当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7.0时,糖尿病人致盲机会比一般人增加3—5倍,下肢坏疽和截肢的风险比一般人增加20倍,并发冠心病及脑中风的风险比一般人增加2—3倍,并发糖尿病肾病比一般人增加17倍,由此看来,糖尿病的血糖达标意义重大。
你的病情有如下特点:由于长期不正规的治疗,血糖没有达标,导致了诸多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如你常感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可能患有糖尿病心肌病变;视力模糊可能系眼底的微血管受高血糖毒性的损害,产生了视网膜及眼底病变;四肢发凉和疼痛,可能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上,我提出如下意见:首先,你要充分认识糖尿病血糖达标的重要性,如能采取专业、正规、系统的治疗,血糖是很有可能达标的。为此,你应做一次全面的糖尿病专业及相关并发症的系统检查,以便对病情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二,你可采取“保护胰岛细胞的综合疗法”治疗。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该疗法可在短期内使血糖迅速达标,而且可减轻、延迟或阻断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体现了当代医学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进展,是糖尿病人实现高质量生活和长寿目标的有力武器。
典型病例:患者车XX,男,54岁,住院时间为2011年7月,糖尿病病史15年,弟弟、妹妹也患有糖尿病。入院时空腹血糖为8.01mmol/L,半小时血糖16.34mmol/L,1小时血糖20.35mmol/L,2小时血糖17.19mmol/L,3小时血糖12.28mmol/L,平均血糖14.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6mmol/L;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代谢综合征,动脉硬化症,微循环异常。入院后采用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综合疗法,经25天治疗后,胰岛素由最大用量的31.6单位/日降至0单位/日,即完全停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即平均血浆血糖为5.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61mmol/L(正常)。此病例显示受损的胰岛细胞已得到显著修复,即不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仅靠科学饮食和运动就将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