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


气势磅礴的华丽转型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综述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8日) 01版

□本报记者 赵曦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我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春回大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内蒙古增添了幸福和希望!

品牌引领,精品带动,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带动转型升级

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这是我区打造品牌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底色。

坚持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自治区推出“643X”品牌体系:以“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为统揽,集中打造“祖国正北方、亮丽内蒙古”形象品牌、“内蒙旅游,马到成功”旅游品牌、“草原+风景道”线路品牌、“豪迈、自然、温馨”服务品牌、“内蒙古博乐歌”旅游商品品牌、“自由自在内蒙古”自驾游品牌6个品牌。按照旅游资源分布和区位特点,着力建设东北林草文化四季全生态、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敕勒川现代草原文明、西北水沙胡杨秘境探险4个旅游片区,以及串联4个旅游片区的3级品牌线路和若干景区品牌。

品牌效应与宣传推广联合发力,带来显著效益:2016年,全区接待旅游者9805.3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292.71万人次,增长15.19%。旅游业总收入2714.70亿元,比上年增加457.70亿元,增长20.28%。全区A级旅游景区达到337家,比上年增加19家。

季节问题一直困扰着内蒙古旅游业,特别是冬季旅游,潜力没有发挥出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2016年冬季,内蒙古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掀起了冬季旅游的热潮,向世界展示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风光和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

全区各地,按照“全域+四季”的旅游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内蒙古冰雪草原、冰雪森林、雾凇、林海雪原等冬季旅游资源,突出自然和文化特色,围绕“一年四季都是景”,突出开发冰雪旅游品牌景区、冬季品牌旅游线路和全域服务、四季皆游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构成的冬季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四季品牌引领、南北互补、东西联动、城乡一体的四季旅游发展格局。

2016年冬季,阿尔山国际养生度假旅游区游客络绎不绝。伴随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这里的“冷”资源 带来了“热”效应。游客与冰雪恣意拥抱,与温泉轻柔细语。百里雾凇观赏游、千年火山秘境游、百眼圣泉体验游、林海雪原穿越游、最美林家探访游等十大主题旅游产品令游客赞叹不已。■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