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9日


笑眼弯弯的“黄马甲”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9日) 02版
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呼和浩特站为旅客服务。

□文/图 本报记者 梁亮

大年初七,呼和浩特火车站候车厅里人头攒动,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人们纷纷踏上了返程的列车,孙圆在大学生涯中已是第三年参加春运志愿服务工作了。

6点准时走出家门乘坐公交车赶往火车站,集合签到,点名上岗,穿上黄灿灿的小马甲,佩戴上志愿者服务证,这是孙园每天的必修课。8点半,志愿者们便已经分布在车站的各个角落,孙圆也来到了二楼电梯口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您这趟车在东候车厅2号检票口”“这趟车在西候车厅5号检票口”“手机在二楼拐角处充电”“候车厅中间有热水间”“洗手间在候车室过道”……所有在二楼候车的旅客都要经过孙圆所在的岗位,遇到疑问也总是愿意向这个笑眼弯弯的小姑娘问询。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2点半,孙圆几乎不休息,相同的解释需要重复上千遍,各次列车在哪个候车厅在哪个检票口已经烂熟于心。解答旅客问询、服务重点旅客、向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传授经验,孙圆经常忙得顾不上吃午饭。

据了解,在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有来自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110余名在校大学生像孙园这样24小时服务在春运一线。

“志愿服务是帮助他人,也是历练充实自己,我们希望能通过传递奉献精神,给大学生活留下美好回忆。”孙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