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日

□文/图 本报记者 徐跃
皮雕画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10日) 11版
皮雕制品马鞍。
乔文军在制作皮雕画。
皮雕画制作工具。
为米兰世博会创作的皮雕画《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
装饰工艺皮雕画。
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皮雕画。
皮雕画《呼伦与贝尔的爱情故事》。
皮雕画《胡杨林》。

皮雕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艺术形式,其起源可追溯至数千年前。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白鹿皮币,“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作为王侯贵胄祭祀和婚聘的珍贵礼品。经过漫长演变,皮雕画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

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地域优势是民族工艺品开发的基石,草原文化、民族文化、游牧文化赋予民族工艺品极大的文化内涵。我区独具特色的皮雕画、皮毛制品、桦树皮制品等,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一大批民族工艺文化产业兴起。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谋划建设一批文化工程项目,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把我区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近年我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断壮大市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推动文化融合为着力点,挖掘和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拓展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构建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全区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个。

内蒙古漠上行皮雕艺术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我区最早从事皮雕艺术创研开发的专业民族文化企业。从2000年至今,殊荣无数,企业从手工作坊起步,发展成为我区颇具影响力的民族工艺企业之一。目前,活跃在内蒙古旅游市场的不只有像“漠上行”这样的老牌企业,一大批新锐力量异军突起,正在丰富和壮大旅游商品市场。

——编者

鸡年新春佳节,无论是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大召、内蒙古博物院,还是各地一些临街商铺出售的皮雕画、皮囊、蒙古刀具等民族工艺品颇受青睐。很多游客被皮雕画表面浮雕般的立体感和冷峻凝重的风格所吸引。

皮雕画源于北方民族游牧时期,当时人们为了记录迁徙路径,以羊皮制作地图。人们还把各种图案绘制在马鞍、靴子上。经过漫长演变,皮雕画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

皮雕画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内涵。现在的皮雕画除保持古朴韵味之外,又融入现代民族工艺技法,经过层染、抛光、定型、半浮雕、起鼓等几十道工艺纯手工制作完成,并用独特的鲜艳油彩着色,造型生动,凹凸有致,栩栩如生。只需涂少量皮革保养油,让油浸入皮革中,时间久了皮面光滑,更显古朴。内蒙古漠上行皮雕艺术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乔文军说,“皮雕画经特殊工艺处理软化,皮质细腻柔软,色调柔和、画面细腻、永不褪色。”

每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乔文军是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是呼和浩特最早从事皮雕画制作的手工艺人之一。

“皮雕画讲究的一个是材料,另一个就是工艺,牛皮不只是画布那么简单。”乔文军说。材料方面,现在市场上用马皮、人造革的也有,但皮雕画最好的材料就是特级黄牛皮。牛皮材质特殊,比木头、金属软,比布、纸要硬,具有细致的纹理和毛细孔,表面光滑,最适合雕刻。

工艺方面,就大有讲究了,大致分为6个步骤。第一步,开料。乔文军说,“真正的原牛皮有洞、褶皱,几乎都有瑕疵。皮雕画选用的是整张牛皮,然后根据需求从整张牛皮上裁出多个料块。开好料,很重要。”我们买的皮制品大多是加工过的,这样粗加工的牛皮反而多了几分原始的味道。第二步,描图。乔文军说,“如果你以为皮雕画是画上去的,那就大错特错了。确切的说,应该是‘拓’上去的。先用拷贝纸,把线条‘拓’在纸上,然后再把纸上的线条‘拓’在皮子上。线条如何做?全凭画师的功力,型准很重要。人们一般会以为是直接画上去的,那是美术,是艺术作品,而皮雕是工艺美术。”第三步,雕刻。皮雕注重雕工之美。“只有画,没有雕刻工艺只能算作皮画,皮雕画和普通皮画的效果、手感都不一样。雕刻的工具就有200多种,而最特别的一种工具叫做‘冲’。先用旋转刻刀刻出图案轮廓线条,再用锤子将各种花形‘冲’砸出图案,使图案有立体感。表现不同效果就要用不同的工具,比如一朵花就用一些小工具。”乔文军介绍。第四步,绘染。按照设计选用染色方法。常见的皮革染色法有油染法、糊染法、水晶染法、蜡染法等。皮画和皮雕画所用染料不同,皮画用的是油画风格的丙烯染料,皮雕画大多用油染。绘染工艺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表现手法。第五步,起鼓。“做起鼓工艺的皮画才有意思,”乔文军说。师傅拿到画后,会先研究哪些部分起鼓好看。然后,在画的背面用纸将线条画出形状。用胶皮依图裁下,再按照轮廓把胶皮边缘削的贴合圆润,将其粘在木板和皮画之间。固定好后,用“冲”把图画边缘压下去,把图案凸显出来。第六步,装裱。将制作好的皮雕画作品进行方正,再用装裱特有的“冲”打眼,手工缝制到画板上。这样,一幅皮雕画工艺品就算完成了。

皮雕画制作最考验技术的是绘图、雕刻和起鼓工艺。哪一步没有做好,都不算成功的皮雕画。每幅皮雕画作品都融入了制作者的审美与巧思,因此是独一无二的。

工艺品做不好就是废品

2000年,乔文军创办了文君皮画艺术创研工作室。起初,由于人才、原材料的缺失,加之作品不够精致,市场反映并不好。早期投入的资金很快用完,创业伙伴纷纷离开,可乔文军毅然选择了坚持。“我看准了皮雕工艺的前景。要做成代表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的工艺品名片,必须在两方面下大功夫,第一是民族题材,第二是不断创新。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显著的地域优势是民族工艺品开发的基石,草原文化、民族文化、游牧文化赋予皮雕画极大的文化内涵。”乔文军说。

确定了“要做就做最好”的目标后,乔文军开始细心钻研皮雕画的题材和工艺,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原来皮雕画作品是代销的,现在是经销商拿着定金在他的画室里等作品。

2001年第三届昭君文化节摄影、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嬉戏》荣获特等奖,《闲趣》《原》《律》《一代天骄》获优秀奖。2002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呼和浩特市美术摄影采风创作作品展览,他的作品《冬日》获铜奖。乔文军说,“尤为难得的是,皮雕画作为工艺品与油画、国画作品并列放在了一起。”

2003年乔文军被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奖。2005年乔文军成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是迄今为止皮画行业唯一的会员。2007年获“无接缝皮质画框”专利,即新型皮画装裱的专利。同年给自己的企业注册了“漠上行”的商标。

2013年,乔文军获得“呼和浩特市皮画艺术师”称号。2015年,他获得“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蒙古平安》系列皮雕画荣获“内蒙古博乐歌”称号,《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等皮雕画参展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近日,第三届内蒙古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皮雕画《呼伦与贝尔的爱情传说》获得金奖。

乔文军说:“好衣服能穿,普通衣服也能穿,但工艺品做不好就是废品。”

从2000年至今,殊荣无数,企业从手工作坊起步,历经20余年的研制,发展成为内蒙古开发旅游商品颇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打造精品需要工匠精神

细节决定一个技师水平的高低。但是,追求细节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乔文军的作品中,有制作时间长达20个月之久的皮雕画。

时间成本加上货真价实的原材料,皮雕画价格自然不菲,几百到几十万的都有。虽然具有民族特色的皮雕画作品成为一些星级酒店的装饰品,也被一些人收藏,但是走入千家万户却不那么容易。

如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皮雕画的实用性,除了皮雕画工艺品,还制作皮雕工艺家具、摆件、笔筒、钱包等系列皮雕文化衍生产品。

让这项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下去,从2000年开始,乔文军向近百名徒弟传授技艺,目前,已培养了30多名皮画师,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已经独立创业。

乔文军说:“要让大众真正了解皮雕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蒙古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呼和浩特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王志刚在分析当前内蒙古民族工艺前景时说,“皮雕画的出路一是适应市场,二是革新,三是坚守。要把皮雕画打造成内蒙古的工艺名片。”

“坚守”二字是王志刚着重强调的。他认为,不管这个行业状况如何,都要坚守,不只是时间上的坚守,更是工艺上的坚守。百年老店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时间会见证一切。坚守皮雕画制作的品质,需要工匠精神。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民族工艺更需要工匠精神。那种不惜一切代价,不放过一个细节,追求完美和卓越的精神,正是每一个民族工艺美术大师所具备的匠心。工业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工艺“工匠”的文化自信,沉下心来,一辈子干好一件事,让精准成为民族工艺创作的一种习惯。

王志刚说,“全国的工艺美术有11个大门类,呼和浩特就有9类。工艺美术作品要想走出去,就得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希望二三十年后,我们民族工艺品成为世界品牌。”

乔文军告诉记者,他的理想就是让皮雕画这个民族工艺成为内蒙古的文化名片,代表和宣传各民族灿烂的文化。同时配合内蒙古旅游文化大省区做出一个大的产业走得更远,带动更多的创新与研究,让更多的人就业。他的这个理想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