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清代《松条花枝图》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0日) 06版

□刘勇先

这幅《松条花枝图》(见图),绢本,纵122厘米,横62厘米,据款式可知为清代画家顾億所作,现藏于安康市博物馆。画幅右上方斜伸出两条虬曲的松枝,占有大半部,用工笔把针叶(松针)画得一丝不苟,松果(松塔)粒粒清晰;左下侧伸出一大枝盛开的桃花,桃枝间夹杂有两小枝挂满红珠果的桦叶荚蒾(俗名糯米条、救济粮)。整幅画面给人以清新、淡雅、娟秀的视觉。

这幅画的落款很特别,一般清代的书画落款都在左下侧,而这幅画的落款用很小的行楷落在右侧中部松叶下的边沿上,“临白云外史本。顾億。”下钤白文印“顾億之印”、红文印“景畅”。不细看就找不到,几乎是所谓的藏款或穷款。史载,古代书画落款的形式比较简单,从唐宋及元朝时期无款画较多,带款的较少,大部分是无款画和藏款、穷款。此种形式延续到明代早期,到了明代中期书画落款的形式就出现了多种多样,有张张带款的,有通款的,如四条屏、六条屏、册页,通常出现此种形式。那么什么是通款,以四条屏为例,就是在第四张画上落一个款,所以叫通款;那么什么是藏款,顾名思义,就是把款藏起来。那么把款藏在什么地方,古人一般把款藏在画的不显眼的地方,如山水画,可以藏在山的石头平面上,还可以藏在大树的树身子上、树叶间,有的藏在房子的柱子上。

顾億,字景畅,生平不详,可能是清代中早期人,从他的款识“临白云外史本”可知,作者应当是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一号白云外史)的粉丝。顾億这幅《松条花枝图》是拿恽寿平的一幅画来临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