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开鲁县:“五层兜底”让大病贫困群众敢治病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3日) 09版

□任凤屹 王轶群

这个春节,刘玉祥夫妻过得非常踏实:“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大好政策,我哪能过得这么踏实。”

今年53岁的刘玉祥,家住开鲁县黑龙坝镇平安村,2010年他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干不了重活不说,每年还要花掉5000多元的药费维持,被县里确定为贫困户。祸不单行,他妻子去年7月份又被查出患上脑瘤,一次手术花掉了51481元,这些钱几乎都是借的。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已经按着新农合政策报销了23290元的基础上,年前县民政局又给他们送来了大病救助、特殊救助款分别是21143元和6343元,他们自己等于只花了705元,大大减轻了他家的经济负担。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开鲁县通过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政府出资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开展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5项措施,把贫困大病患者自己承担的医疗费用控制在5%以内,不仅从源头上堵住了致贫漏洞,也让贫困家庭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在开鲁县,像刘玉祥家这样因为大病不得不举债度日的农牧民还有很多,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医疗费用让这些家庭不堪重负,不得不生活在贫困线下。为了切实解决这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5项措施的具体内容是:将合作医疗住院核销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给贫困户上大病保险,每人50元的保费由政府承担;开展医疗救助,门诊按累计费用的70%救助、年封顶线1万元,住院费用方面,对新农合和商业保险报销完剩余1万至3万之间的再给报75%,3万以上10万以下给报50%,10万以上15万以下给报60%,年累计限额10万元;医疗临时救助,对贫困户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的,一次性救助1万元,年封顶2万元;通过县财政投入和社会募捐等方式,在财政局设立贫困人口大病特殊救助基金专户,所得的利息收益用于对经过前4项措施后仍有医疗费用的贫困户的补助。也就是剩余2000至5万的按90%比例救助,5万以上的按95%救助。这“五层兜底”政策下来,个人承担部分不超过总医疗费的5%。

开鲁县副县长田双说:“政府要做的,就是实实在在地投入、严把流程,目的就是让这些人治病心里有保障,敢做手术、敢去治,让这些建档立卡户感受到一种政策的温暖,把政策真正落到底。如果说,再有资金缺口的地方,县财政每年都会拿出1500万,这样让大病特殊救助基金账户总能有稳定的存量。”

考虑到大病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减少他们在核销医疗费时耗用的时间和精力,开鲁县特意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设立了一个一站式服务办公室,合管办、保险公司、民政局,一共是5家单位,5项业务在一个窗口就能及时办理。

既能多报销,还能少跑腿,这个好消息像冬天里的阳光一般温暖着大病贫困患者的心。开鲁镇西保等村的张友年前被检查出患上了淋巴癌,预计连手术带化疗得花20万元。能借钱的亲戚朋友全都借了个遍,到最后实在是无处可借了。他说:“就算借到了,这些钱合作医疗能报销10万元,另外的10万元咱也还不起呀!”就在他们打算放弃治疗的时候,县里出台了这个“五层兜底”的好政策,让他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于是,他打算过了正月就到大城市的医院去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