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特色产业富了沙区嘎查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3日) 13版

□王阳

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多日奔敖包嘎查依托沙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农牧民的收入逐年增长,村屯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多日奔敖包嘎查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人均耕地少,全嘎查属于荒沙地,要想从沙子里刨金子,对农牧民来说是难上加难。为了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多年来,白音他拉苏木党委、政府带领农牧民变革观念、开动脑筋,积极拓展致富新路。依靠养殖黄牛的悠久历史,大力发展养牛业,并不断深化为养而种和粮改饲试点,全力推进科技示范点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牧业,建立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现在,多日奔敖包嘎查养牛户已达60户,饲养量达到了1950头。全嘎查仅养牛一项户均增收2万元,已成为全嘎查的支柱产业。

“咱多日奔敖包扶持养牛的政策好,这两年养牛比以前更好,我家这10多头牛,一年下来毛收入就3万多元。”正在给牛投料的胡斯日古楞高兴地说。近几年,依靠好政策,村民们发展养牛业劲头十足,销售供不应求,该嘎查已成为蒙东地区主要供应地。

“沙漠水稻”是多日奔敖包嘎查的又一特产,被誉为“沙子里的小金豆”,依靠沙地资源优势,产出的沙米无污染、绿色有机。全嘎查栽植面积达到325亩,年产量达20万斤沙米,年收入20万元左右。苏木境内的新中农沙地农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订单形式回收沙米,再进行统一包装,远销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另外,种植户也通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沙米,以每市斤10元的价格销往周边地区,特别受欢迎。沙漠水稻业已具有一定规模,成为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的朝阳产业。

谈起产业发展,多日奔敖包嘎查党支部书记刘久和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嘎查全是沙地,种农作物显得不现实,老百姓钱挣得少。这几年,我们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搞民族文化旅游、青贮玉米、沙漠水稻种植和肉牛、土鸡养殖等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项目,现在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了。”

致富产业多了,村屯面貌也大为改观,实现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农牧民的腰包鼓了,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