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编者按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7日) 09版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互补、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我国西部重要增长极和一流城镇群”。今年自治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东部盟市加快发展、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启动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筹备工作,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为推动自治区“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相关问题的深入探索与研究,新年伊始,我区举行首届“呼包鄂协同发展党校论坛”,来自三市党校的100余名学者围绕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系统论思维为切入点,突出解决呼包鄂协同发展中的难点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合多学科理论深入联系实际,交流互动,献智献策,共同寻求呼包鄂协同发展的未来出路。本版今日选取其中几篇论文,与读者共享。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促进呼包鄂协同发展

◎王敏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包昆纵轴的北端,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和自治区经济发展核心区。为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和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也为加快呼包鄂总体发展水平,自治区制定了《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以下简称为《纲要》)。《纲要》明确了呼包鄂三市发展的功能定位:呼和浩特建设新兴的世界乳业中心,包头建设世界级稀土产业中心,鄂尔多斯建设国家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而当前,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战略规划,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是加快呼包鄂协同发展的关键。

抢抓区域优势机遇,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区

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为呼包鄂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呼包鄂区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云集了全自治区79%的三甲医院、70%的普通高校、60%以上的科研机构、50%以上的文化体育场馆;据2015年统计,常住人口793万人,占全区常住总人口的32%,实现生产总值11099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2%,为自治区经济从全国后列进入中游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包鄂集中了全国20%的优质羊绒、17%的煤炭、84%的稀土、12%的天然气,堪称全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聚宝盆。

近年来,呼包鄂区域发展也迎来了新挑战,发展定位有待明确,产业协作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呼唤互联。为此,《纲要》明确了2016—2020年呼包鄂“成长坐标”: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建设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全面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加大生态投入,建设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主动对接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区。

抢抓经贸大通道建设机遇,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

借力经贸大通道的有力位置,呼包鄂首推交通要道、电力通道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首先依托二连浩特口岸、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共建内联京津冀经济区、天津港、秦皇岛港,外接蒙古国乌兰巴托铁路,与俄罗斯欧亚大铁路连接,延伸至欧洲腹地,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进一步深化创新与俄罗斯、蒙古国开放合作机制。

其次,依托境内京包、包兰、兰西和临策—哈密铁路,共建向西经新疆至中亚的经贸大通道,连通中国、中亚、西亚的经济走廊,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开发开放。

目前,在交通建设方面,铁路成功构建了呼包鄂“1小时快速客运圈”之后,自治区重点推进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呼和浩特—集宁—大同、包头—鄂尔多斯—西安、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4条快速客运通道,实施呼和浩特、包头轨道交通项目。公路方面重点构建呼包鄂中心城区“2小时公路圈”,中心城区至县城一级以上公路相连,形成快速、便捷的公路网。民航方面加快呼和浩特机场和鄂尔多斯航空枢纽建设,推动呼包鄂干线、支线机场间协作。

抢抓产业和服务贸易升级机遇,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格局

呼和浩特应在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由50%提高到97%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大力发展奶牛规模化养殖、优质牧草种植,同时在城郊地区培育发展一批高端农创园、采摘园、观赏园、农耕文化园,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美食为一体的农家休闲旅游服务体系,推动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包头应在建设稀土新材料基地方面,深入实施“稀土+”战略,做好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扩大稀土永磁、储氢、抛光、催化等功能性材料产业规模,重点支持永磁电机、镍氢动力电池、蓝宝石切片、光谱转化材料等稀土应用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终端应用领域及制定稀土材料标准方面实现新突破。鄂尔多斯应集中打造绿色煤电基地,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动神华煤制油生产线、中煤大化肥二期、汇能煤制气等项目建设,新增煤制烯烃产能200万吨、精细化学品120万吨,甲醇就地转化率达到30%左右。抓住国家支持电力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政策机遇,建设大型风电、光电、光热发电站,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有侧重,更应该有合作。呼包鄂三地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格局,突出呼和浩特核心地位,强化包头、鄂尔多斯区域副中心城市地位,联手打造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带,合作培育沿阴山北麓新能源产业带,协力建设敕勒川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带。

在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庙至山东2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开工之后,我区积极谋划蒙西—湘南、鄂尔多斯—江苏、包头北—江西等输电通道,在风电集中的包头、呼和浩特建设500千伏风电汇集站及送出通道。围绕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煤制油、煤制气项目,配套建设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煤制油管道,同时进一步完善呼包鄂地区天然气管网。

抢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打造呼包鄂智慧岛

呼和浩特引进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以来,已建成运行的服务器达到30万台,近期有望突破100万台。目前,已有百度、搜狐、腾讯等几十家数据应用企业入驻,云计算产业基地将辐射整个呼包银榆经济区。

未来,应进一步优化云计算数据中心空间布局,重点推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乌兰察布、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打造呼包鄂智慧岛和赤峰、乌兰察布云计算备份中心,依托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强相关软件研发,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和服务管理体系、安全体系和维护体系。加快云计算数据通道建设,完善国际、省际光缆网通道,积极争取国家级互联网骨干呼和浩特直联点和自治区国际出口局,争取到2020年,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达到300万台,建成国家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

(作者系呼和浩特市委党校教师)

加强区域协作 推进精准扶贫

◎董少杰

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在我国形成了比较有特点的贫困区现状。呼包鄂的贫困区基本相连,形成了贫困的片状和带状分布,因此治理贫困很有必要进行跨三市的府际协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贫困问题。

呼包鄂贫困地区的现状和突出特点

从贫困人口的分布来看,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大青山北麓的达茂旗、固阳县、武川县等地域,以及沿黄河两岸的达拉特旗、土右旗、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准格尔旗等区域,成片状和带状分布,具有相似性和相连性。

一是生态脆弱区是贫困集中区,且呼包鄂三市的生态脆弱区基本相连,多为丘陵沟壑、沙漠沙地、沿黄河土壤盐渍化区域。生态脆弱区由于地理、水文、自然等因素影响,居民生存条件比较艰苦,逐渐形成了集中连片的贫困区;二是连片和带状分布的贫困区居民的贫困原因相似、所接受的扶贫方式基本相同、自主脱贫意识差;三是贫困区农村经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扶贫和产业协作难度较大。由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历史进程、民族文化、经济区位等原因,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少数民族集聚区、省市边境地区呈现空间上的高度叠合。这些区域发展模式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综上所述,呼包鄂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在贫困原因、贫困人员结构、扶贫的重点和难点、扶贫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所以在贫困治理上,三市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互补互充、产业合作、综合协调、稳步推进贫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

推进呼包鄂贫困地区协同治理的机制建设

《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到2017年,建立起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在交通通讯体系、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区协作、产业配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提前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笔者认为,呼包鄂协同推进贫困治理可以施行“层级运作、统分结合”的机制。以决策层为核心、以政府政策协调为导向、以法律和制度为基石组成多层次、网格化协同治理体系,推进贫困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其优势在于:一是贫困治理合作由以前的项目合作、部门合作提升到呼包鄂三市政府间战略层面,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就扶贫治理经验来看,针对集中贫困区域治理的政府间合作应当以政府间战略协作来开展,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产业协调、优势互补;二是将今后的贫困治理合作由以前的自发活动转变为长期、稳定、自觉的制度化行为,将合作的方式固定下来,进而可筑牢协调合作的基础;三是构建合作的体制机制,可以为贫困治理的其他主体提供合理有效的扶贫渠道及制度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

推进呼包鄂贫困地区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加强区域间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贫困治理中对基础性公共服务的需求。通过区域间协同合作,可统筹规划跨市域贫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扩大享受优质基础设施的群体,形成覆盖面广、配套完善、更高质量、切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一体化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达成自治区党代会提出的七大网络体系建设目标。

合理规划贫困区产业协同发展,提升扶贫工程的内生动力。在呼包鄂协同发展产业规划指导下,立足当地实际,依托当地资源、特色农业、农产品品牌等,重点规划集中连片贫困区的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片区内产业环境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与扶贫关联度高、扶贫对象能够广泛参与的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培育增收项目;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和发展产业,鼓励贫困居民创新创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培育和提升贫困区人口素质。

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区土地补偿制度、金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的衔接,充分发挥制度对扶贫开展的促进作用。在推进贫困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结合呼包鄂片状、带状贫困区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努力盘活农村低效闲置土地,建立跨府际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对区域合作扶贫过程中涉及易地搬迁、光伏、危旧房改造等需要占用土地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用地指标供给、规划调整、行政审批等方面予以特殊倾斜,确保区域合作扶贫建设项目如期保质完成。

构建呼包鄂贫困地区国家政策性银行合作机制,建立精准扶贫专项基金制度。利用协同治理合作的金融平台,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企业、农户的金融扶持力度,破解扶贫企业资金短缺和农户贷款难问题,在授信机制方面适当放宽限制。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进一步创建和完善呼包鄂贫困地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商业保险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呼包鄂三市医改综合试点等工作,不断完善贫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减轻或避免疾病、自然灾害和市场因素对贫困人口的经济冲击。

(作者系包头市委党校教师)

以新发展理念促协同 实现“一加二大于三”效果

◎欧阳丽娜

呼包鄂协同发展不仅可以增强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还可以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协同发展的目的是形成聚合,使三市真正拧成一股绳,解决经济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低下的问题,还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问题、环境问题、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问题;呼包鄂协同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呼包鄂还需要协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一体化,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在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促协同,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破除过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唯中心城市论、竞争大于合作、“坐等靠”、“搭便车”等狭隘理念和思维方式,主动谋划、主动作为,建立起科学长效的协同机制,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使得三市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道路。

系统思维:将呼包鄂看成“一盘棋”,整体谋划整体布局

呼包鄂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也就是要有整体性思维。将呼包鄂看成“一盘棋”,整体谋划整体布局,在具体措施的部署中要有全局思维,在对整体情况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整体目标,然后提出满足和实现整体目标的条件,再提出能够创造这些条件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开展实践。在呼包鄂协同发展中不仅要注重三市整合之后的聚合利益,还要发挥三个城市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避免同构现象。

呼包鄂三市协同发展不仅要突出呼和浩特的核心城市地位,更要强化包头和鄂尔多斯的副中心城市地位,把包头打造成世界级“稀土+”产业中心、国家级稀土新材料基地和核燃料基地、自治区冶金和特色装备制造业中心、创新型企业孵化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把鄂尔多斯打造成为国家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基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自治区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示范区、自治区深化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设先行区。

创新思维:以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呼包鄂协同发展要打破惯性思维的路径依赖,坚持体制、机制创新。首先要改革先行,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行政管理、资源配置、功能布局的地方屏蔽,建立有利于呼包鄂三市协同发展的体制,达成共识,认真落实;其次,不能光靠政府行政管理推进协同,还要推动呼包鄂市场一体化建设,只有形成一个自发协同市场,才能更好地完成产业协同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第三,要真正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呼包鄂“金三角”地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源优势显著,特别是包头和鄂尔多斯,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依托能源优势获得了经济增长。然而,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转型的大趋势下,在不减缓经济增长和降低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将能源与绿色融为一体,也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和面临的新一轮转型挑战。要在创新思维指引下,以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呼包鄂三市在碳排放权交易、服务业创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社会救助体系、国资监管组织体系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区前列,今后还要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企业董事会规范建设等改革步伐,建立起科学长效的协同机制。

协同思维:鼓励适当竞争,更要强调合作共赢理念,做到互利共赢发展

协同发展中突出强调合作,合作才是协同的前提。在呼包鄂协同发展过程中,要鼓励适当竞争,更要强调合作共赢理念。应尊重彼此的差距和优势,立足各自的已形成优势,坚持优势互补原则,以三市聚合利益为大局,做到互利共赢发展。

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是竞争。要将适当竞争与过分竞争区分开来,适当竞争有利于增强地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通过竞争达到协同,协同又会引发更高一级的新竞争。例如,在加强旗县(市)域中心城镇和小城市与中心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方面,要引导合作共建,在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效联动和一体化发展;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以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铝加工产品,打造国家铝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以包头装备园区和东胜—康巴什—伊旗装备制造园区为重点,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些基地建设不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以产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合作、整合、重组,打造实力更强的产业集群。

过程思维:把协同发展战略当成一项长期任务,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俗语说得好,“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呼包鄂协同发展需要树立过程思维,不能急于求成,要把协同发展战略当成一项长期任务,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看待,在量变的基础上才会实现质变。其次,要避免齐步走的思维,不能要求三市在任何方面都要同步,政策制定执行、纲要落实要一致,但发展思路、发展状况、发展重点不能同步,协同不等于同步;要抓住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先在呼包鄂协同发展中有重点地抓些可实施措施,对符合目标要求的、现实急需的、易于达成共识的、具备条件的领域实施率先突破,对一些带动性、互补性、融合性强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具有关键作用、导向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要抓紧组织实施。

总之,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在规划实施中要避免内涵、布局、理念、机制等方面的认识误区,以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贯彻落实自治区党代会报告未来5年发展规划,真正把“金三角”打造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飞跃的“火车头”。

(作者系鄂尔多斯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