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段飞找到了致富“密码”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8日) 16版

段飞在整理大棚内的鲜花。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本报记者 施佳丽

尽管寒风凛冽,赛罕区金河镇前白庙村的花卉大棚里却春意正浓、花香四溢。紫色、黄色、红色、黑色,近两万株郁金香鲜艳欲滴,更有成片的百合和玫瑰争奇斗艳,一身黑衣的段飞就穿梭忙碌在这片花海中。

“基本一进大棚,我就差不多知道这温度有多少。” 这几天,段飞对那1500株黑色郁金香尤其关注,“整个内蒙,这个品种的郁金香就只有我这有,从荷兰引进来的,得培育好了,过几天妇女节能派上大用场。”

一个小伙子,怎么就跟花打上了交道呢?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段飞调侃道:“大学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最后就他一个从事花卉工作,花店里也都是小姑娘,像我这样的男同志还真没几个。”从大学的第一节花卉课开始,段飞就迷上了花这种植物。2005年大学实习期间,他选择在花店工作。不到一年,就当上了花艺总监,成了呼市小有名气的插花师。随后,自己经营花店,给农业大学的学生们上课,事业可谓做得顺风顺水。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都说种大田不如种大棚,种菜的不如种花的。辽宁能种出百合,气候跟呼市相差不多,我们应该也可以。”段飞开始把精力转移到花卉种植上来。

花卉种植成本高、进口种子昂贵、技术难度大,这些科班出身的段飞都清楚。于是,2012年他孤身一人就去了辽宁“拜师学艺”。“那个地方20里地没一个人,住的简易房,睡觉只能露个眼睛,但是,再苦我也要学。”就这样,段飞苦学一年花卉种植技术后,花了3万多元,从荷兰购入第一批种子,开始试种。

“头几天死两株,觉得没什么,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眼睁睁看着全死光了。”段飞虽有心理准备,但这结果也太残酷了。为了找到原因,他没日没夜地琢磨了一个星期。原来,呼市气候虽与辽宁相差不多,但土壤确是天差地别,再加上茎腐病的扩散,这花肯定就活不成了。“只要能找到原因,这花就死得不冤。”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破,从百合到玫瑰,再到郁金香,现如今,段飞的花卉从种植到销售都已经进入正轨。

从卖花到种花,这位80后小伙找到花卉种植的致富密码后,又开始以呼和浩特赛罕区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带动周边农户大棚种植花卉,进行经济转型。种子昂贵,段飞就出资先行垫付;种植难度大,他就全程跟踪指导;遇到行情有变,他便鼓励种植户不要半途而废……

前白庙村村民李学友去年种了一棚玫瑰,今年情人节的时候卖得脱销,乐得老汉拉着段飞的手说:“还好坚持下来了,种这个一棚赶上我以前种菜3个棚子的收入了,今年肯定要再扩上一棚!”

“呼市的花卉市场需求量很大,每天的进货量都能达到4万多元,而且,花卉+旅游模式的发展前景很好。”对于未来,段飞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