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墙筑边塞 奇险问三关 ——内蒙古境内长城系列之明长城 |
| ||
| ||
| ||
| ||
| ||
| ||
| ||
| ||
|
亮丽风景线·传承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是全国长城分布最重要的省区之一,调查总长度7570公里,包括战国赵燕秦、秦、西汉、东汉、北魏、北宋、西夏、金、明等多个历史时期,分布于12个盟市的76个旗县区境内。
我区将境内长城保护纳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5年内重点完成呼和浩特市秦汉长城、明长城,包头市战国赵北长城、秦汉长城,巴彦淖尔市秦汉长城,乌海市秦长城、明长城,阿拉善盟汉长城、明长城,鄂尔多斯市战国秦长城,赤峰市战国燕北长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金界壕,乌兰察布市明长城的保护工作;完成12个盟市重点区段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对面临严重自然灾害威胁的重点段落和位于重要交通路线、重大工程选址建设区域的长城节点,分期分批开展抢救性保护工程,基本排除严重威胁长城的隐患。同时,深入研究长城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探索不同材质长城遗存的保护管理办法,确保长城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工作科学化、常态化。
内蒙古境内长城遗址亦列入了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2016年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通过了自治区级专家论证,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本版特别推出“内蒙古境内长城遗址”系列,展示内蒙古丰厚的长城文化资源,敬请关注。
——编者
□本报记者 阿荣 邓玉霞
印象中的明长城,青砖叠古瓦,依山如黛,万里雄关。内蒙古境内的明长城,或穿行于乌兰察布大地,或蜿蜒于黄土高原,或伫立于毛乌素沙地……这些明朝修筑的边墙基本用土夯筑。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修筑,亦称边墙。
内蒙古南部边缘有两道明长城遗址,主要是大边,明朝时分别属大同镇、山西镇(今山西省偏关县)、延绥镇(今陕西省榆林市)及宁夏镇管领。大同镇管领的大边,东起河北省怀安县马市口的镇口台,向西行经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丰镇市、凉城县,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南至清水河县丫角山。山西镇管领的大边,东起清水河县丫角山,西行至黄河东岸的老牛湾墩。这两段大边多数地段为今内蒙古与山西的分界线,总计长约380公里,基本用土夯筑。延绥镇管领的长城,东端起点在准格尔旗大占村的黄河西岸,长约10公里,墙体为土筑。宁夏镇管领的长城,在今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地带共有三段,分别位于鄂托克前旗南部、乌海市巴音陶亥镇、银川市与阿拉善左旗交界的三关,合计长约70公里。墙体均为土筑,沿线筑有墩台等。
乌兰察布地区的二道边
在大边北面还有一条明长城,称二道边或次边,南距大边2-50公里,都在内蒙古境内。东端起点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平顶山,西至清水河县黄河东岸,全长约350公里,墙体均为夯土筑成。1927年,在丰镇市隆盛庄镇东山角发现一块石碑,碑文记载:“大明洪武二十九年岁次丙子四月甲寅吉月,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建筑。”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兴筑的这条长城,遗迹尚存,墙体残高3至5米。凉城县段的长城残垣中出土明洪武五年(1372年)铸造的铜炮一尊。丰镇市对九沟出土明永乐七年(1409年)制造的铜火铳一个,长49.5厘米,铳口内径7厘米,重18公斤。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屋銎三部分组成,铳身呈竹节状,铳身之上刻有铭文“永乐七年九月造”。
隆盛庄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这里曾是明长城二道边上的重要关口——威宁口,曾经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这里的一段长城翻山越岭,穿涧过河,较为壮观。隆盛庄镇东不远处的明代纯土质烽火台,残高8米,两层洞窑上下相通。据了解,烽火台第二层窑间曾发现汉代卷云纹瓦当、绳纹大型板瓦、绳纹简瓦等。
明长城大边修筑年代略晚于二道边。据《明史》记载,大边始建于明建文帝年间(1399年—1402年)。在乌兰察布市南边与山西省交界处,有一条大边,其遗迹大部分沿崇山峻岭,傍悬崖陡壁,因此墙体保存较好。长城修筑所用材料,多为就地取材,70%以上系夯土构筑,少数重要关隘为砖石构筑。在长城沿线筑有烽火台,重要关隘筑有城堡。
九曲黄河与长城的相遇
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清水河县单台子乡最南端黄河老牛湾。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高耸、挺拔的蛮汉山在这里形成险峻的黄河峡谷,蜿蜒于陡峭山崖上的明长城在这里与黄河交汇。
明长城清水河县段有许多称为望楼的军事设施。现多数被毁,保存较为完好的还有3座,自东北向西南分别为盆地青的七墩楼、箭牌楼和老牛湾的望河楼。这些历史遗存建筑在《清水河县志》《偏关县志》均有记载。
七墩楼,也称徐氏楼,位于清水河县盆地青乡新村的南山上。楼基为锤凿的红色条石,露出地表16层。基石之上筑青砖,四棱四角,高21米,砖楼呈方形,边宽15米。下筑基与城墙平。楼向东开两扇石门,门顶嵌有石楣,刻有“洞门”二字。门内是砖砌拱形洞。登上有15个台阶的石梯,至上层中心部位。上层建有楼橹,即一间砖木结构的房子,楼橹四面墙上各有箭窗3个,箭窗内为砖砌拱形洞。七墩楼周围建有土筑城堡,用来驻军。
箭牌楼距七墩楼2.5公里,为明长城上一座骑墙方形砖楼。楼基亦为条石砌基,楼高22米,无洞门。在楼的东侧筑有台式梯道。楼分3层,下层是一个没有窗户的高台,中层是一间大空室,墙四周开射孔,上层为一开阔平台,四周环以垛口。
老牛湾望河楼亦称护水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山西巡抚曾铣所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又在旧基上增高加厚,此楼既有河防又有烽燧之功能。《明史》记载老牛湾“夏守边而冬守河即为寇卫”。望河楼为方形,分两层,由长条石砌筑15层基础,大城砖砌墙,石灰勾缝,楼底边长12米,高22米。无梯道,上下只可乘绳梯。楼东墙约15米高处有一拱形小门。上层为一平台,台中间建楼橹,台的一角竖一旗杆,四周环以垛口。今楼橹、垛墙已被拆除。据老牛湾一位村民讲,人们只要用石头击打望河楼,即可发出“啾啾”的鸟鸣声。
清水河县境内有150余公里的明长城, 5000余座烽火台,蔚为壮美。
毛乌素沙地边缘的边墙
乘车穿行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前旗毛乌素沙地的边缘,极目远眺,一些断断续续的土墙和几座敌台、烽火台在沙丘中间若隐若现。徒步者行走在土墙旁的古道上。
这段明长城西自宁夏灵武横城乡进入鄂托克前旗芒哈图乡南境,东行经小滩子村西、芒哈图村南、布拉格苏木上水坑村南、二套子村西、特布德嘎查南,折向东南伸入宁夏盐池高沙窝乡境内,全长40多公里,是内蒙古与宁夏的分界线。
明长城墙体主要为土筑,用的是夯土和堆土两种方法。据介绍,夯土墙要先铺地基土,然后分体夯筑,分段板筑,铺一层土,然后用柳条夯实,再铺土再夯筑,能够筑很高,这样的土墙大多保存下来。堆土墙就是把土堆在地表,人踩马踏,不能筑很高。鄂前旗的明长城头道边多数为夯土墙,保存较好,二道边也多为夯土墙,少数为堆土墙,因为较低,有的地段接近于消失。
在清水营以东头道边和二道边一南一北并排的明长城,有呈覆斗形的敌台,有的敌台经常年风化呈圆锥形。头道边每隔100-250米就有一座敌台,据说上面可埋伏10余人。由于敌台陡立,士兵很难攻上去。个别敌台有铺舍和围墙环绕,铺舍供士兵居住,围墙里面饲养马匹。
这段边墙沿线每隔2公里有1座或2座烽火台,长城内侧和外侧均有,呈覆斗形,有的距离长城几百米,有的紧挨长城。有的保存完好,有的濒临消失。
头道边南北两侧都有壕沟,利用沟里挖出的沙土,夯筑墙体,沟深墙高,在明代称为“深沟高垒”。如今在头道边两侧仍可看到壕沟的痕迹,有些是人工壕沟,有些是自然壕沟,由于长年风沙填埋,现已呈凹槽地形。
在鄂前旗芒哈图段明长城北侧有许多陷马坑,又名“品字窖”,是设在墙体外侧用于防卫的陷阱,一般呈“品”字形分布。陷马坑通常设在比较开阔平坦的地段。2004年,我区专家曾对这段明长城进行调查和试掘,清理发现该地段的陷马坑共有3排。陷马坑均为长方形,大小基本一致,坑壁陡直。
据史料记载,鄂托克前旗境内二道边与头道边同属宁夏镇河东边墙。二道边修筑在先,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修筑。河东边墙从“黄河嘴起,至花马池止,长三百八十七里”。明正德元年(1506年),予以加固,边墙上加修暖铺,便于士兵休息。头道边修筑在后,明嘉靖年间修筑,其西段,即从横城到兴武营一段,沿用了成化年间的边墙。从兴武营向东筑边墙,一直到定边营南山口,与成化年间的边墙平行,其间距约5-10公里。
万夫莫开的三关口
在群山峻岭中,一条弯弯曲曲、忽隐忽现的土长城,向远方逶迤而去,这便是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的三关口明长城。
据史料记载,明朝蒙古鞑靼和瓦剌等部经常从阿拉善等地进入贺兰山赤木口(今三关口),直驱平原各地。明统治者为了边防安全,在三关口筑长城,设关隘。
三关口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的公路穿关而过。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
据史书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年),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修葺了旧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长城。头道关关墙南北与长城连接,此地山势开阔,是“缓口可容百马”之处。北侧城墙沿山脊向北延伸,墙体以石块垒砌,城墙每段拐弯处,各有墩台一座,墙、墩台已残损,仅留部分基址。头道关向东南延伸的长城,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墙体高约7米,基宽6.5米,顶宽3.5米,墙顶两侧筑有女墙。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士兵们遍刨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公里处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拌在一起,夯筑成墙,坚固异常。头道关向西6公里即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设有墩台。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公里,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筑关时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
当时三关口一带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