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听一听我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我区全国政协委员怎么说—— 姜兰: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资源转化利用 |
| ||
| ||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梁亮
“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各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相继被列入各层非遗行列。”全国两会上,姜兰代表说。
但令她担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生活环境变迁和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不同程度影响。“传承保护这些珍贵而脆弱的文化遗产是当今十分紧迫的问题。”姜兰代表说。
鉴于此,姜兰代表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资源转化利用的支持力度,助力我区把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一是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国家层面加强规划、保护和利用。帮助建设盟市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和旗县区保护项目传习展示馆,科学合理规划布局、集聚集约发展,实现非遗项目规模效应。二是加大对内蒙古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我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大都分布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村牧区。离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很难达到保护和利用的目的,建议国家建立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专项资金、优秀非遗人才培养补助资金和非遗项目研发奖励资金。三是帮助内蒙古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非遗智慧博物馆,以更多更新的样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不断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帮助内蒙古加强文化资源开发机构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提供公共技术、人才培训、品牌打造、国际交流、产品评估咨询、包装设计运营等方面的服务支持。
何奇耶徒:加快建立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宝库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俊楼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长期以来关注文化事业的住我区全国政协委员何奇耶徒称赞道:“当前是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所有文化人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推动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发展。”
报告中提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何奇耶徒多年来的心愿。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保护和创新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需要去发掘、整理、保护和弘扬,唯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何奇耶徒深感责任重大。
何奇耶徒建议,要加快建立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宝库,对不同时期的民歌、民曲、舞蹈、绘画等文艺精品和我区文化名人及其优秀作品,进行收集、整理、保存、研究、传承、创新。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在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丰富和发展当代民族文化艺术,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形式,让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
“在保护和传承中,首先要尊重民族文化艺术的规律和规矩。我区的民族文化艺术,是文化人的事业,更是党的事业,要兼顾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尊重文化艺术规律。”何奇耶徒认为,人才是建立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核心,也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条件。他建议,建立专家智库,广开发现和推荐人才的渠道,建立多种类、多梯次人才库。“全社会参与的文化艺术繁荣才是真正的文化艺术的繁荣,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有潜质的文艺‘苗子’进行培养、储备。”何奇耶徒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