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日


“河长”治河要眼睛向下: 多管管小河小溪 这些“毛细血管”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11日) 03版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许雪毅 郑良)“河流治理,农村是短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说,小河水清才能大河水净,“河长”治河要眼睛向下,要重视小河小溪这些“毛细血管”。

张玉珍去过全国不少地方调研,发现农村很多小河流满是垃圾,水质堪忧:村里小溪漂着垃圾,散发恶臭;河流因工业污水排入而告急……她说,偏远乡村、林间山谷的小溪小流是薄弱环节。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军看来,管水治河,难在“九龙治水”。部门与部门,岸上与岸下,各自为政,造成管理短板,垃圾入河就成了顽疾。

“过去,你只能管河流本身,如果有人从岸上扔垃圾,你就管不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现在“河长”就要统筹考虑段与段、水与岸之间的情况,把各个环节统一起来,齐抓共管。

“河长”主要由政府一把手担任,既要治河,又要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存在矛盾。全国人大代表、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说,泉州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工业起家,纺织、鞋服、石材等主要产业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水污染。这几年我们一直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水环境整治的“牛鼻子”,跨流域行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