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

百姓故事
甜蜜的传承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15日) 11版
孩子拿着糖画舍不得吃,用舌头舔着。
王家华正在制作糖画。

新春的乌海一片生机勃勃,在文体中心广场,有处做糖画的摊位十分引人注目,带着孩子的男女老少,都要在这里驻足观看。

只见一位中年男子十分熟练地用勺子舀着糖稀,在铁皮做的砧板上任意游动,随着糖稀的流出,一幅动物的图案出现了,十二属相任你挑选。孩子们拿着糖画舍不得吃,用舌头舔着高兴地走了。

这位就是乌海本土糖画传人——王家华。

王家华今年36岁,1982年出生在乌海市乌达区,从懂事起就被父母送回安徽省宿县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是家中第二代糖画传人,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每逢集市假日,都带着他一起去赶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回到了乌海父母身边。他的父亲是家中第三代糖画传人,由于做糖画难以养家糊口,所以兼做其他。于是,他跟父亲学起了做糖画、吹糖人。由于从小受爷爷的影响,所以上手很快,逐步熟悉了技法,并且在手法和构思上有新的进展。乌海毕竟是工业城市,人口少,没有相对集中的市场。王家华感觉自己技艺成熟,便去外地闯荡,一试身手。

现在,到处游走收入并不令人满意,王家华说,他还年轻,找份工作也许会生活得更好,但这门手艺就会在他手上失传,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王家华坚定地说:“糖画糖人我一定要继续做下去,乌海做这门手艺的太少了,哪怕去打工弥补家用也会坚持。”文/图 王应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