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


优化健康服务 重点在基层
健康辩证法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16日) 16版

◎赛男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优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医疗卫生三级网络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建设健康内蒙古,重点在基层,关键在优化健康服务。

要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区幅员辽阔,生产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差异化较大。解放前,全区城乡尤其是农村牧区偏远地区,卫生与健康状况很差。解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加强,一些严重的流行传染病被扑灭,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大大改观。截至2016年底,全区卫生医疗机构总数达到2.3万余个,床位13.4万余张,卫生技术人员16.2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5.4张,绝大数医疗设备都在旗县、苏木镇医术医疗机构配备。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将健康融入所有决策主张之中,各族群众共建共享,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要提高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水平,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服务,关键是医疗服务。没有完善优质的医疗服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就不会有保障。因此,完善高效的医疗体系建设,也是健康内蒙古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方面,除了加大投入,办好公办的医院、疾控防治、妇幼保健、职业防治等医疗机构外,还要优化多元办医格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支持社会力量创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同时,还要倡导优质医疗资源较为集中的大中城市,与旗县、苏木镇医院开展帮扶,鼓励技术优良的医生开展志愿到基层定期定点服务的行动。总体目标是::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点疾病防控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目前,我区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不少样板已经形成,正在向全区延伸发展。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维护残疾人健康。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医疗保证必须关注重点人群。其实,重点人群,就是弱势群体。在整个医疗服务中,要坚持弱势优先的原则,做好重点群体的就诊、预防、服务工作。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之心,更强的工作力度,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兢兢业业办好每一件事情,从而落实好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完善城乡社会救助、法律援助体系,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优抚等福利事业发展,使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都得到保障。”医疗健康服务,无疑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运行机制,势在必行,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