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歌舞剧《彩虹之路》震撼上演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4日) 12版
《彩虹之路》剧照。

本报呼伦贝尔3月21日电 (记者 李新军)近日,鄂温克旗大型原创民族歌舞剧《彩虹之路》在呼伦贝尔大剧院震撼演出。

该剧以清雍正年间鄂温克族索伦部落为了国家安定、疆土永固,毅然从世代生息的大兴安岭西迁至呼伦贝尔草原筑城驻防为背景,艺术化地再现了鄂温克人从日常生活到神秘的宗教祭祀仪式,从森林中的狩猎到草原上的游牧戍边,从传统的竞技游戏到沙场的战火纷飞,从男欢女爱的幸福到索伦勇士为国捐躯的悲壮历史。

“为还原《彩虹之路》歌舞剧历史的真实性,我们通过走访搜集了大量的民歌、民族舞蹈、民族志等历史材料,再以歌舞的形式充分展现,在历史变迁中鄂温克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艺术总监涂们说:“歌舞剧《彩虹之路》在2011年开始创作,是根据《走出森林》歌舞剧改编的。剧目分为美好家园、圣旨、迁徙、安营扎寨、征战及寻夫延嗣6个章节。章节中包括了思念家园、到达美丽的草原、相会等23场经典片段。主要想通过那段历史来向世人展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个胸怀大义的部族,一曲催人泪下的古歌,一部穿越彩虹的传奇’。让我们的后人记住,当年索伦勇士为巩固边疆、维护祖国统一与国家安定做出的历史功绩。”

《彩虹之路》男一号涂俊成说:“我是第一次当男主角,有压力就怕自己演不好,记得第一次试演的时候,舞蹈动作漏洞百出,想一想当时真有点崩溃了。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才慢慢找到了英雄本布古尔的感觉。”

“第一次看歌舞剧《彩虹之路》,剧情中充满了浓浓民族情、满满爱国志,传递了正能量。真实地再现了索伦部落戍边驻防呼伦贝尔的历史;展示了索伦部落森林狩猎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讴歌索伦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民族大义。”观众王亮说。

歌舞剧《彩虹之路》根据发生在1732年间,生活在大兴安岭布特哈地区的索伦部的故事进行改编创作。当时人们还在森林中生活,男人狩猎、女人采摘,熟皮子,制皮活,过着悠闲的日子。一天,传来圣旨,令索伦部3000名兵丁调遣草原边疆驻防,家眷随行。离开森林生活的巨变,部族内人心慌乱。守卫边疆是神圣职责,别无选择。部落长让萨满除邪驱恶,鼓舞士气,祈求平安,告别山神。在部落长的带领下,众人踏上了迁徙之路。经历了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来到呼伦贝尔草原……

剧情中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感人情节和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歌舞剧《彩虹之路》可以说是鄂温克民族的一部西迁史,一部戍边史,一部风俗史。2014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