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守住民生底线
——四谈以实干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4日) 01版

本报评论员

确保20万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棚户区改造22万套、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2050万人……百姓的事儿比天大,一刻也耽误不得。新年伊始,内蒙古就开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为各族群众送来了福音。

政策密集出台,改革相继启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惠及民生的各项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地、生根,预示着北疆大地不断升腾的新希望……

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我们搞改革、谋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要守住民生底线,提出“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工作,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秉承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顺应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坚决守住这一底线,找准改革发展与为民谋福的平衡点和交汇点,以更高的标准、更强的责任感投入到民生事业中,使惠民生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防风险相互协调、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守住民生底线,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头号民生工程。“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贵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全区上下以务求实效的实干品质,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才能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知屋漏者在宇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要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夯实百姓生活的幸福之基。

民有所呼,政有所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改善民生也就没有终点站。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更加贴心的社会保障、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这些民生发展的新课题,对接群众对优良环境、公平教育、平稳就业、放心食品、健康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新期待。只有以更加务实、更加有力的民生工作予以呼应,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幸福安康是民心所向。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望,面对民生工作的繁重任务和诸多挑战,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