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加快打造自治区发展重要增长极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4日) 02版

■上接第1版 解决企业短期融资难问题。在补短板上,深入实施补短板9大类、43项重点工程,努力在基础设施、脱贫攻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和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取得突破。

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一是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市场化理念、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农牧业,培育“绿色科尔沁、健康全人类”的生态农牧业发展理念,促进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引水节水建设工程,新增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50万亩以上;突出发展肉牛为主的养殖业,牲畜存栏稳定在2200万头只以上。调优种植业,画好“五牛图”,打好绿色牌,扩大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建成买全区卖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二是运用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提质增效。构建“煤电用”一体化竞争新优势,推动铝后加工向智能制造和高端产品延伸,建设铝新材料等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突出玉米全株全产业链建设,加快玉米生物技术产业由加工型向制造型转变,建设国家重要的玉米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坚持“多能互补、多极支撑、多元消纳”,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区域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实施蒙医蒙药发展工程,打造全国最大的蒙医药科研生产基地。三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以建成全国知名的自驾游体验基地为目标,加快建设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提高“东北看草原,自驾游通辽”品牌影响力,打造新型战略支柱产业。以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等五大物流平台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大进大出、优进优出”的大物流格局。

记者: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落实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进东部盟市跨越发展。通辽市在融入东北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上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郝茂荣:我们将找准自身在全区、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这一难得机遇,以“三大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为抓手,争当蒙东地区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排头兵。推动北部霍林郭勒、扎鲁特旗一体化协同发展,力争霍林郭勒工业园区和扎哈淖尔工业园区年内产值突破1000亿元,争创蒙东地区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中部科尔沁区、开发区和开鲁县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推动南部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和奈曼旗“四点一带”开发开放、跨越式发展。着力实施“对外开放引领工程”,加快融入东北一体化发展,参与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分工协作,加强与东北经济区的能源输出合作,建设东北经济区清洁能源保障基地和制造业配套基地。紧扣特色优势产业链,实施精准招商,强化领导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年内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00个,实现到位资金700亿元以上。

严守生态底线是实现通辽转型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将坚持全域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2017年,完成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346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2万亩,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扎实推进北部煤电铝烟气污染物趋零排放示范工程,实施重点排污企业在线、工况、视频“三位一体”自动监控,保证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下降、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整合投入资金45亿元,推进“脱贫攻坚提质工程”,扶持3.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2个区贫旗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