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科右中旗 : 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4日) 06版
草原明珠翰嘎利。 蔡图门白拉 摄
图什业图王府情景再现。 张双宝 摄
科尔沁民歌登上央视舞台。
中国金牌旅游小吃巴图查干奶食品。
国字号精品马术比赛。
渔歌唱晚霞。包天鹰 摄
参观图什业图王府。
多彩五角枫。

□胡日查 高敏娜

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悠远深厚的人文积淀,为科右中旗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科右中旗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开启“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形成了贯穿全境的“十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并积极融入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和兴安盟“冰雪天路”“北疆天路”两大精品旅游线路。

与此同时,随着数届全国速度赛马大奖赛、自治区休闲体育大会、五角枫旅游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品牌活动的铭牌越擦越亮,带动着科右中旗观赛游、草原牧村游、疏林草原游等品牌旅游项目如春笋般迅速崛起。每年6月~10月期间,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踏至科右中旗看赛马、赏红枫,感受民族风情文化、体验牧村生活。

2016年,科右中旗接待旅游人数达63.51万人次,同比增长15.4%,旅游收入实现3.57亿元,同比增长12.1%。

以马为主到辐射带动

“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和盟委(扩大)会议为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业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要依托深厚的科尔沁文化底蕴,以马文化、马产业为突破口,以建设马主题小镇为载体,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连点成线,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在兴安盟旅游发展大会上,科右中旗旗委书记白云海描绘了科右中旗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科右中旗位于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腹地,马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全国蒙古族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这里的广大农牧民群众仍保留着养马、育马、驯马、赛马的良好习惯,被自治区文联和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民族赛马之乡”,具备发展马文化的群众基础。

“马产业本身就是科右中旗的支柱产业,素有‘中国马产业看内蒙,内蒙马产业看中旗’的说法,而全域旅游的概念给了我们进一步增强马产业价值链的契机。”科右中旗旗长郭堂说。

2016云南·内蒙古“一带一路”马文化嘉年华系列文化活动在昆明启动。作为从科右中旗走出去的马文化龙头企业内蒙古莱德马业集团与云南中信嘉丽泽集团合作,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旅游新名片。“通过云南和内蒙古两个少数民族大省的文化交流、资源共享、旅游互动,经贸合作,发挥区域潜力和区位优势,以常规化赛马的形式共同开发高端体育旅游市场,开创出一条属于中国赛马产业发展的新道路,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为广大爱马者、八方游客以及驻地百姓带来福祉。”莱德马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郎林说。

近年来,科右中旗发扬蒙古马精神,以“一马当先”引领“万马奔腾”。依托莱德马业,促进马产业发展壮大,连续成功承办多届全国性马术赛事活动,实现了马术赛事活动常态化。同时,经过多年培育,莱德马业已经形成集马饲料生产、马匹饲养、马匹交易、马术俱乐部、赛马活动等一体的“马”全产业链雏形,具备做大做强马产业的基础。今年2月份,莱德马业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白云海告诉我们,下一步,科右中旗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借助国家和自治区打造特色小镇的政策机遇,以巴彦呼舒镇和周边景区景点为重点,集中打造中国首个“马主题小镇”,形成以马竞技赛事观赏、体验互动为核心的马文化城市品牌,把科右中旗打造成为集马的科研、产业、体育、产品、品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中国马产业聚集区,持续推动以马为主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马产业成为旅游业发展增长极。

与此同时,科右中旗还将与北方中都投资(北京)有限公司采取PPP合作模式,编制完成“马主题小镇”和霍林河景观工程规划设计,启动建设总投资4.83亿元的“马主题小镇”和霍林河景观项目一期工程。同时,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的思路,加强建制镇和旅游沿线重点苏木镇建设,优先建设代钦塔拉等4个苏木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景观风貌,集中打造王府刺绣、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和巴图查干奶食品制作品尝体验区。

串点成线到并联成片

2016年11月11日,从自治区旅游局传来喜讯,内蒙古AAAA级旅游景区再添6位新成员,翰嘎利——五角枫休闲旅游度假区榜上有名。该度假区的成功晋级,大大提升了科右中旗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

“科右中旗有山有水有人文,如何把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并联成片,将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右中旗文体广电局局长白建华说,今年,科右中旗聘请了区内外专家编制完成《科右中旗旅游总体规划》,高起点规划设计景区建设内容和运营方式,争取完成投资4亿元。

目标已定,步子正在迈开。今年,科右中旗将着力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营销、培育精品景区、开发旅游产品等方面发力。

在五角枫景区建设方面,全力做好围封工作,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处理设施、标识标牌、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同时,依托景区景点,着力打造以五角枫主题酒店、马主题博物馆、马术运动区、马主题餐饮区、马演艺剧场、马主题艺术区为主要内容的马文化庄园。

翰嘎利湖景区方面,不断完善周边餐饮服务配套设施,全面启动总投资5000万元的环湖自行车、赛马、徒步三重赛道建设;建设和启动滨湖浴场、水上乐园、冬季冬捕和越野车漂移等项目。

图什业图亲王府景区方面,年内全面完成续建及广场配套工程,实现开放运营,并结合历史底蕴,建设原汁原味的王府古村落和王府文化一条街、打造集农家乐、牧家乐、骑马射箭赏枫,销售奶食品、马具、拉弦乐器、王府刺绣的一体化特色旅游村落。

图什业图赛马场建设方面,加快完成后续扫尾工程建设,推进星级宾馆尽早投入运营。

蒙格罕山景区方面,深入挖掘鲜卑文化内涵,完成景区建设规划工作,具备明年开工条件,在“十三五”时期内全面完善基础设拖。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方面,加快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湿地供水工程前期工程的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

旅游通道建设方面,启动建设总投资11亿元、总长142公里的巴彦呼舒一五角枫景区旅游“枫景”大道、蒙格罕山一五角枫景区一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通道,加快翰嘎利湖、毛杜哈嘎湖两个自驾营地前期工作;开展总投资1.3亿元的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旅游标识建设方面,加大对外推介宣传力度,年内要在主要景区附近、国省道等主干道、城镇出入口处等地设置旅游形象标识牌,完善旅游景区的导览标识系统。

文化多元到产业多元

科右中旗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神圣的领地,是清代哲里木盟十旗会盟之地。这里历史悠久、人文璀璨,东胡、匈奴、鲜卑、蒙古、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曾在此留下纵横捭阖的历史足迹。

这里有遐福寺、鲜卑洞、固伦永安长公主陵、古哲里木会盟地遗址、辽金时代金长城、吐列毛杜古城遗址、巴日哈达洞壁题记、毕其格图哈达摩崖遗址等名胜古迹。

作为蒙元文化和科尔沁民间文化艺术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科右中旗依托马匹赛事、传统节庆等活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旅游+文化+体育”品牌,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乌力格尔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科尔沁民歌之乡、科尔沁服饰之乡;被自治区文联和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安代之乡、四胡之乡、蒙古文书法之乡。

蒙古四胡音乐、图什业图王府刺绣等民族技艺、科尔沁民歌、乌力格尔、好来宝等说唱艺术,民族食品、蒙医蒙药等民族瑰宝,祭敖包、科尔沁草原赛马节等节日民俗,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元的人文生态,诠释科尔沁多元文化的灵魂。

“我们将继续依托这些文化名片,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深度融合。”郭堂说。下一步,科右中旗将继续推进“旅游+文化”,深入挖掘遐福寺、蒙格罕山、十旗会盟地等景点的文化底蕴,积极发展辽金、鲜卑历史科考游和宗教游。积极争取将每年10月初举办的“五角枫旅游文化艺术节”提升为盟级节庆活动。

同时,推进“旅游+体育”,积极申报自治区级“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承办好8月份举行的中国速度马大奖赛、第三届全区草原休闲体育大会、第四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暨国际骑师邀请赛等赛事活动;承办由中国马业协会组织的“中华民族大赛马传统耐力赛十大黄金赛道”赛事活动和全区环湖自行车赛;举办好全旗农牧民那达慕、疏林草原赛马嘉年华等系列活动。

继续推进“旅游+蒙医蒙药”,发挥全区唯一旗县级蒙医药研究机构和国家三级乙等蒙医综合医院优势,加大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力度;围绕“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王布和等蒙医人才,加上深厚的蒙医蒙药历史等独特优势,开工建设总投资4000万元的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传承中心、科尔沁蒙医药浴楼等工程,带动哲里木嘎查发展养生疗养式旅游,促进周边农牧民通过发展餐饮、住宿等行业增收致富。

“总之,我们要围绕科尔沁文化旅游强旗建设,全力打造科尔沁民俗文化品牌、科尔沁自然风光品牌,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真正把旅游文化产业建成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幸福产业。”白云海说。

科右中旗的行动步伐正在加快,更多的魅力画卷正徐徐向游客展开。未来,这块风情之地又将绽放怎样的异彩,让人不禁满怀期待。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科右中旗宣传部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