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坚守不可逾越的红线
——赤峰市以铁的决心铁的举措狠抓安全生产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4日) 07版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救护大队队员在模拟巷道进行救援训练。
内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标准规范的尾矿库。
安监部门带领有关专家对化工企业开展专业执法检查。
企业工人进行班前安全宣誓。
安监部门对煤矿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赤峰“12·03”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赤峰市上下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举一反三,狠抓安全生产。全市把安全生产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以铁的决心和铁的举措,坚决打好安全生产这场翻身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

不留死角和盲区 拉网式大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2016年12月5日,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动员部署会议一结束,赤峰市连夜召开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12个由市主要领导和市委常委带队、四大班子成员全部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派出业务骨干152名、聘用安全生产专家26人,分赴全市12个旗县区开展督查工作。

为细化检查流程、明确检查重点、统一检查标准,市里专门编制了大检查督查工作流程和检查督查工作手册,并对督查组全体人员进行了集中专题培训。各旗县区按照全区、全市统一部署,将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推开,旗县区300余名处级干部亲自带队检查,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开展自查自纠。

为严防大检查前紧后松、虎头蛇尾,市里决定将原定为期4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延长至一年,把大检查工作重心由重点检查转为普遍检查,由查隐患转为查条件、查管理,由查企业延伸到查部门、查党委政府自身。要求全市上下不松劲、不懈怠,时刻警醒、居安思危,以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深入抓好大检查工作。

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12个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杀回马枪”,均开展了2次以上“回头看”,在大检查促动下,市里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实现零事故。

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检查企业3.4万家次,整改各类隐患1.5万项,停产整顿500余家,罚款360万元。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四督查组在市里督查检查出的62项问题及隐患已整改完成61项。市里12个督促组检查出的问题整改完成率96%。

举一反三重防范 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为强化重点领域事故防范,市里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在10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国土资源局、安监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委、消防支队、工商质监局、教育局、商务局等单位牵头,开展煤矿非法超层越界开采、煤矿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学校安全、非法流动加油车10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逐项检查,不留死角。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凡是不符合政策法规的,一律依法吊销执照。市政府派出督查组,及时对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于4月初进行全面验收。对整治措施不实、力度不够、标准不严、效果不好的,将进行约谈、告诫,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目前,10个专项整治已初见成效。煤矿非法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整治,共检查重点煤矿集中区域的32家煤矿企业,对松山区安庆煤矿的超层越界行为已进行立案调查。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28座年生产能力60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停产停工整顿,有关部门派出驻矿监督员24小时严防死守。利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契机,市里将引导退出煤矿16座,关闭6座,兼并重组1座,最终保留的煤矿5座。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对全市879个停产停工地下非煤矿山的井口采取了封闭措施。

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暂扣2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其停产整改。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吊销、暂扣零售许可证47家,查处非法储存烟花爆竹原材料案2起、非法储存烟花爆竹案6起。民爆器材专项整治,清退民爆公司过期及企业停工剩余炸药1.2万余公斤、雷管3.4万余发。

道路交通专项整治,查处非法营运行为74起,超限车辆107台,卸载货物4448吨。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为全市600余所学校新增和改建了学校保安室(警务室)并配备专职保安,全市1230所学校视频监控网络基本实现无盲点全覆盖、37所学校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与公安机关联网。非法流动加油车专项整治,查扣流动加油车、运油车38辆,强制报废流动加油车2辆。

建长效安全机制 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的问题

赤峰市将2017年确定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年”,市里利用春节前后3个月的时间,重点对长效机制建设中的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努力通过健全完善的制度,发挥其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作用,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目前,市里研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近期将印发施行。并从强化监管责任、监督管理、社会化服务、安全生产举报奖励4个方面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制定了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职权清单,将责任细化落实到政府分管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制定了安全生产日检查、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工作制度,企业和监管部门要每日检查、政府分管领导要每月调度、每季度对安全生产形势全面分析、每半年从企业、到部门、到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总结。

市里还制定了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采购3家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为重点煤矿、非煤矿山、化工企业进行定期体检,制定了安全生产专家聘用办法,在10个行业领域建立专家库,每个行业领域聘请不少于20人的专家队伍,聘请专家参与部门执法检查,同时在全部专家中确定15名专家组成市政府安全生产顾问团。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监督,市里设立了500万元奖励基金,对举报有功人员实施重奖。同时,市里建立了安全生产信息员制度,有关部门在每个重点企业设立至少5名安全生产信息监督员,协助政府监督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作为开启长效机制建设的第一步,赤峰市在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初有成效,下一步,市里将对照中央《意见》和自治区《决定》,继续强化在制度方面的探索。

让法规利剑生威 严厉惩戒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法规利剑只有实实在在落下,才能给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者致命一击。为此,赤峰市今年重点开展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年活动”。活动自1月1日开始至年底结束,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推进,各旗县区政府负责本辖区执法年活动,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本行业领域执法年活动。市里成立了由市安委会领导的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

在转变执法观念上,重点解决监管执法宽松软的问题,对安全生产领域发现的非法违法行为不姑息不迁就、敢于“动刀亮剑”。在强化执法手段上,继续开展解剖式示范执法活动,解决基层执法能力不强和不会执法、甚至乱执法的问题;采取“双随机”、暗查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加大安全生产检查频次和力度;同时探索建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模式,目前已确定在红山区开展试点。

在执法队伍建设上,重点强化市级监察支队和县级监察大队建设,整合充实专业力量用于日常执法监察,同时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增强执法人员法治意识,解决执法不严、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问题。在严管重罚上,突出铁腕治理,对非法违法、违规违章“零容忍”,该停产整顿的绝不放过,该关闭取缔的绝不手软,该上限处罚的绝不通融,该依法追究的绝不姑息,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重拳整治、强化震慑,切实让心存侥幸、以身试法、漠视生命的行为得到严厉惩戒。

在执法检查的重点上,着重检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质量标准化、隐患自查自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配置等基础性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在扩大执法效果上,充分利用市、县两级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通过曝光违法行为,强化警示震慑,达到“一地有严查、全市受警示,一厂受重处、万厂受教育”的目的。

(文/郭鲁蒙 图/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