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鹿城凡人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4日) 08版

LUCHENGFANREN

祁云霞:如果热爱 梦想不败

2017年1月20日,在稀土高新区第二届社区网络春晚的舞台上,友谊社区舞蹈《中国喜洋洋》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整台晚会唯一的纯舞蹈节目,十六名并不年轻的阿姨完美诠释了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欢度中国年的心情。舞蹈大获成功,队员们在高兴之余,都兴奋地说,“这要归功于我们的队长,我们的祁老师。”

阿姨们交口称赞的祁老师,是稀土高新区友谊社区云曼锦舞蹈艺术社的队长。从最初的友谊社区舞蹈队,到后来更名为云曼锦舞蹈艺术社,祁老师一直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舞台上,她笑容明媚、自信大方,表现力堪称完美;舞台下,她才华横溢、精益求精,每一个动作都仔细推敲;日常生活中,她耐心细致、多才多艺,许多零基础的队员在她的带领下找到了跳舞的感觉……她说:“表演是我从小的梦想,它曾经微弱,但是从没熄灭过。”

祁云霞从小生长在歌剧团大院,父母都是歌剧团演员。浓厚的艺术氛围,加上本身的天赋,使得儿时的祁云霞即使是在艺术人才辈出的歌剧团也早早就崭露头角。她六岁登台,只要歌剧团需要小演员,祁云霞便是不二人选。

祁云霞热爱表演,她的梦想是能到更大的舞台上去表演。14岁时,祁云霞报考了内蒙古艺校,并很快收到录取通知书。然而因为要照顾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再加上父亲并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再从事相同的职业,祁云霞最终没能走进自己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学习。

后来,祁云霞在民间歌剧团戏具厂学习舞台服装。1992年,祁云霞下海经商,办起了云霞服装厂,后来又专程到北京进修服装设计,并组织了自己的模特队。一直从事着与艺术相关的职业。在不同的领域培养着对艺术的敏感。

2012年,祁云霞罹患胰腺肿瘤,“2013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做手术,切除了三分之一胰腺,摘除了全部脾脏。”谈起当年的手术,祁阿姨却是云淡风轻,“每个人都希望万事如意,没有磨难。但是当真的有磨难了,我们还要有勇气面对,有勇气战胜。”手术后,祁阿姨身体非常虚弱,人也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我从北京回来后,同学到家里看我,看到我的样子好多同学当时就哭了。”然而坚强乐观的祁阿姨却没有哭,或者说她没有放纵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不幸里。祁阿姨选择走出家门,并从此在舞蹈中找到了新的自己。

祁云霞参加了当时友谊社区山水文苑舞蹈队,她的艺术天赋得到了充分展示。除了教基础的舞蹈动作,祁阿姨还给队员们上化妆课,要求每一名队员都能自己化妆。遇到节庆需要表演时,祁阿姨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自己选择要表演的形式,自己设计动作。

2016年社区网络春晚上,祁老师和姐妹们表演了群口快板《好社区 新家园》。虽是语言类节目,但8位演员并没有在固定的位置上“一站到底”,时而两人一组,时而三人一组,不断变换队形,搭配重组,快板词更是贴近每个人的生活,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祁阿姨感慨地说:“队形变化是我自己画图设计的,快板词是我自己写的。我把生病后感受到的温暖,用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了。”除了参加社区网络春晚,《好社区 新家园》这个节目还走上了当年包头市老年春晚的舞台。

虽然只是群众性文体娱乐,在祁阿姨心里却当做艺术来热爱和尊重。友谊社区居委会主任陈艳花说:“祁老师对队员要求非常严格,上台表演之前必须取下所有首饰,耳环、戒指、项链、手镯、手表一律都不许带到台上。”

服装如果不能充分表现舞蹈,祁阿姨还要自己动手修改。今年的舞蹈《中国喜洋洋》从网上买的服装是绿色,胸前搭配白色图案。为了营造喜庆的氛围,祁阿姨将胸前的图案改为了红色中国结。祁阿姨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改,一个人改完了16件演出服。再搭配额间的小中国结和手中的红灯笼,更具有视觉冲击。

祁阿姨对于配乐的要求甚至严格到了苛刻的程度。她三次找专业机构剪辑配乐,在乐曲的开头部分特意加入了一段唢呐,并把原来乐曲的顺序重新编排。祁老师说:“热爱艺术就要尊重它,在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

今年正月十五刚过,祁阿姨就开始“上班”了,“我现在就在考虑明年社区春晚的节目,晚会要求一年比一年高,我们的节目也要不断创新。”从群口快板到舞蹈,56岁的祁云霞仍旧活跃在她喜欢的舞台上,并在不断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她的眼里闪烁着晶亮的光芒,因为有梦想在照亮。(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