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为口岸发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满洲里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综述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7日) 04版

2016年初,满洲里口岸、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等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让满洲里口岸在网络上飞翔,促进了贸易、人员往来便利化,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口岸深度开放增添了推力。

李明峰是往返一境之隔的满洲里与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的客车司机。以往出境,他要前往满洲里公路口岸设在监管通道上的各个联检部门办公室办理通关手续,在纸质放行卡上盖5个验放章,签4次字,花费半个多小时方能离境。如今他可在客运“一站式”联检大厅,通过“单一窗口”不到10分钟就办结了国检、海关、边检手续,免去了手工填写《通关放行卡》的麻烦,解除了因怕丢失放行卡的忧虑。这是满洲里公路口岸旅检通道“单一窗口”自动核放系统送给他的通关便利化大礼包。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2005年由联合国发起的一种旨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口岸管理措施。2014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强调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并统一部署2015年在沿海港口进行试点。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十分重视信息和通讯技术在解决口岸通关“重复申报、政出多门、重复查验”等问题的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作为内蒙古电子口岸分支的满洲里电子口岸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建设。建立了公共信息平台,开发了口岸通关监控指挥、进出口货物“一次录入,分别发送”、公路口岸进出境货车信息管理等系统,电子口岸建设走在了全国口岸前列。

在电子口岸的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对于满洲里口岸扩大开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十分紧迫。2016年1月,国家口岸办、自治区口岸办分别听取了满洲里口岸的工作汇报,确定由满洲里口岸在全国沿边口岸率先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在满洲里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满洲里口岸结合口岸实际,制定了《2016年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建设方案》。随即,组织技术业务人员根据口岸业务需求,开展艰苦的调研,充分了解进出口货物、进出境车辆通关流程需要及难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整体设计、流程控制、业务细节提供了依据。

“单一窗口”建设涉及口岸多个部门,需要与各部门网络对接、数据交换。通过统一平台,企业一次性向各执法部门申报,各执法部门一次性反馈办理结果,减少重复录入、重复申报和重复查验。为了尽快实现各部门联网和开放数据接口,市口岸委先后10余次走访口岸联检部门,与各部门领导协调沟通,达成共识。与联检单位业务技术部门进行对接,就简化流程、取消纸质单证、卡口设备共享、数据信息共享、网络接口开放、用户界面需求等具体细节逐一敲定,并及时完善设计,为“单一窗口”建设铺平道路。

“单一窗口”建设是一项科技含金量较高的工程。为科学组织、扎实推进工程建设,满洲里口岸协调施工企业派驻项目经理统筹施工;增派软硬件工程人员到现场联调联试;同时聘请北京、苏州等地专家参与施工。此外,抽调专人组成项目推进组,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表,采取周报形式沟通情况,解决问题,通过软硬件同步开发施工,遇到问题边协调边施工,切实保证了建设工期。

2016年11月20日,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各相关应用系统在全国沿边口岸首家上线运行。一是启用了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系统。企业可通过一个窗口一次性向海关、国检部门递交通关材料,系统自动填充企业名称、代码、进出口口岸等基本信息和关检重复数据项,通过一个窗口反馈业务办理结果,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差错率,该环节通关效率提高了30%。二是投用了自助通关一体机。采用金属键盘、安全、可移动一体机,安装内蒙古电子口岸“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系统,方便在报关大厅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的企业办理报关手续。三是运行了进出境货车信息管理查询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将进出境货车滞留和查验车辆相关信息自动发送到海关、检验检疫局。查验部门可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反馈查验放行信息,企业也可随时查询车辆通关状态相关信息。四是运行了进出境客车电子车牌自动核放系统。车辆进出境时由系统自动抓拍识别、生成车辆电子信息,这些信息同时传送到边检、检验检疫、海关、旅游公司,联检部门在“单一窗口”系统实现一次性查验,智能自动核放。从而取消了实行近20年的纸质放行卡,实现了车辆通关全程无纸化,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车辆通关速度提高了40%以上。

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各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对于实行24小时通关、人流车流络绎不绝的全国最大陆路口岸意义巨大,其通关便利化可见一斑。

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建设得到了国家口岸办的肯定,表示将研究在全国沿边口岸推广。目前,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后续项目建设也进入尾声。主要包括电子口岸“单一窗口”信息平台、公路口岸货运车辆自动核放系统、在新建公路口岸货检报关大楼内建设中心机房、门户网站、通关指挥大厅、视频监控系统等。随着“单一窗口”建设逐步推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积累,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不断完善、丰富和提升。在2017年4月前,将完成“单一窗口”建设的后续工作,满洲里口岸将实现公路口岸、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单一窗口”全覆盖,一个安全可靠、运转高效、大容量、可扩展、兼容性强的公共信息平台正在华丽现身。

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建设促进了“三互”大通关改革,推进了口岸监管设施整合,加强了联检部门资源共享、结果互认;实行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通关模式。2016年6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口岸委与海关、国检、边检共同签署了《满洲里公路口岸旅检出入境人员、车辆“三互”通关改革四方合作备忘录》。公路口岸人员出入境通道实行了关检合作“并联式”作业。至此,关检“一站式”服务变为现实,“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付诸行动,开启了“三互”大通关“直通车”。

在践行口岸“三互”大通关和建设“单一窗口”中,满洲里口岸、海关、边检、检验检疫和铁路车站等部门将以开放的意识,团结互助的精神,“同划一条船、同唱一首歌”,努力营造安全通畅、便捷高效、低成本、信息化的口岸通关环境。随着电子口岸的拓展和网络的延伸,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建设将融入大数据、云计算。届时,满洲里口岸将以更加昂扬的开放姿态,与世界同进步,共精彩。(郭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