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清水河民居文化寻根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31日) 11版
石家大院旧址。
窑洞窗户上的窗花。
骡驮花轿。 (资料图片)
窑洞“农家乐”。
独具特色的“窑脸”(局部)。
石坡村石砌窑洞。

□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亮丽风景线·传承

置身于黄土高原,眼前是沟壑纵横,山峁迭起,像海浪一样涌向天际,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这片黄土地孕育了独特的文化,遍布沟沟壑壑的窑洞,便是这种文化的直接体现。

窑洞是一种古老的民居形式,其渊源可以追溯至原始的居穴。《诗经》云:“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窑洞成为人类穴居文明的居住典范,被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它既得益于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又得益于高原干燥的气候,它和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契合在一起。它不仅仅是居所,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衍生出很多与此相关的民俗。

如今,窑洞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是窑洞空置、损坏现象严重,一方面是窑洞类型不断消失。探寻合理有效的保护方式,将保护与创新结合势在必行。我们应找回失落的乡愁,传承传统民居的文化基因。

——编者

行走在沟壑纵横、墚峁交织的黄土高原,那些与黄土浑然一色的窑洞,是千百年延续下来的民居景观,是依托黄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筑。它或依山靠崖,或妙居沟壑,取之自然,融于自然。

初春时节,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进内蒙古南部清水河县一座座窑洞村落。那些旧窑洞,简易的木门窗、立面的石墙上镌刻着被岁月冲刷的印痕。窑洞里,一盘土炕,一张被磨平了棱角的木桌,一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留住了乡愁记忆。

保护传统民居窑洞,弘扬窑洞文化,清水河县的窑洞展现出新的气象。黄河岸边的几个村落,窑洞已成为开发的旅游资源。老牛湾村、大阴背村等村的一户户窑洞“农家乐”、窑洞餐馆、窑洞宾馆等,让游客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窑洞生活。

有关专家认为,窑洞资源的开发不仅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更为传播窑洞文化开辟了重要的途径。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了解窑洞历史,感受窑洞文化,正是窑洞开发与保护的本质意义所在。

缸罐石块砌窑洞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呈“几”字型从内蒙古过境,蜿蜒至清水河县,然后缓缓从长城脚下往南而去。

来到清水河县西南部黄河岸边窑沟乡的一个小山村,只见村民大多住在依坡开凿的窑洞里。一不留神,便会踱上人家的屋顶,粗瓷水缸敲掉底,翻过来扣在窑洞顶,便是现成的烟囱,独具特色的窗花更是随处可见。

进入一户石块砌就、彩石包面儿的窑洞,屋里的陈设井然有序,地面是用色泽斑斓的石板铺就,煞是好看。

窑沟乡曾是清水河县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这里可用于烧制陶瓷的优质陶土储量大。远望被黄土丘陵环抱的乡村,利用残次缸罐垒砌的窑洞、院墙和烟囱比比皆是,就连房前屋后的小树苗也用残缸套起来。

“清水河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虽说这里山高沟深,但过去生产的陶瓷却远近闻名,故有‘塞外瓷都’之称。” 清水河县民俗专家李巨说。

窑沟乡有个石坡村,这里到处都是石块砌成的窑洞,石片垒起的院墙,石板铺就的道路。若说它考究刻意,却找不出哪一堵墙哪一块地,是用造型一致大小统一的石头打造,一切都显得浑然天成。如果觉得它随意简单,又不得不折服于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将这里随处可见的山石打造排列,变成了居所,变成了艺术。相传早在1640年就有山西石姓人家到此,见石料丰富便就地取材,用石头砌窑洞,背山面水临坡而居,其后代在此建村并取名石坡,延续至今。

清水河窑洞文化、石匠艺术历史悠久,居民石砌窑洞,多就地取材,石质坚硬,色彩明快,窑面砌石雕刻精美,石刻花纹造型讲究,足可以与延安窑洞媲美。窑洞冬暖夏凉,窗户上贴窗花装饰,窑内用白泥刷墙,平整石块铺地,红浆勾缝。

清水河县民居窑洞择址讲究“背山面水,负阴抱阳。 ”村民在窑洞宅边、村落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可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虽是初春树枝干枯,但是蜿蜒的小土路两旁和绵延的土坡上的一株株酸枣树,同石砌的窑洞构成了一幅古朴而美丽的画面。

“原面上的窑洞以天圆地方的理念构图,且下沉式窑洞又以藏而不露,含而不吐,隐而不显,围而不闭,妙居沟谷。有见树不见人,见烟不见村,进村不见窑,路在窑上过,窑上长稼禾之景观。”李巨说。深入黄土怀抱,留宿窑洞,白天听鸟语狗吠,入夜仰望浩瀚星空,颇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妙。

窑洞里的民俗艺术

窑洞与大地融为一体,只有向阳的一个立面外露,俗称“窑脸”。“建筑立面反映出拱形结构的受力逻辑及门窗的装饰艺术,展示了窑洞的个性。从简朴的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木雕装饰。”李巨说。在石坡村、老牛湾村看到,村民将“窑脸”精心装饰,独具地方特色。窑洞院落或窑房混合院落的拱形门洞、门楼,也是清水河传统民居中重点装饰的部位。

据了解,清水河县传统民居有3种,一是土质坚硬的地方,打土窑洞。二是用石块砌窑洞。三是用砖木或混凝土盖房。在清水河县的农村,砌窑是一件大事。修建之前,主人要选择一个好日子。在砌合拱形窑顶时,要燃放爆竹,贴上对联,做油炸糕招待客人。到了搬家的日子,要在原居住地做一块生面饼,并烙熟一面,到了新家后再烙熟另一面,这种习俗为烙“翻身饼”。搬到新窑洞后,主人要设宴庆贺,必须吃油炸糕,当地有“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的说法。

“清水河县特殊的居住生活环境,孕育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这里的民间艺术与窑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窗花、骡驮轿婚俗、踢鼓子秧歌、瓷艺等。”李巨说。

骡驮轿婚俗是清水河县山区独具特色的娶亲风俗。它始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骡驮轿”由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架着轿子而得名。娶亲时,驮轿的骡子头系红缨,脖挂铜铃。迎亲的队伍披红挂绿,在“鼓匠班子”欢快地吹打声中,热热闹闹地走向窑洞……

在清水河县韭菜庄、北堡、小庙子等地,每年正月里,窑洞前就会有踢鼓子秧歌表演。李巨说:“清水河踢鼓子秧歌兴起于清代末期,至今一些村子仍有串村表演习俗。”

窑洞窗户上贴窗花是清水河传统民俗。窗花多出于农村妇女之手,每逢新春佳节便是她们展示技艺的时候,窑洞里成了窗花的展览室。新婚的媳妇还要给亲戚四邻送自己剪的窗花,以展示其心灵手巧。窑洞人家办喜事时,不仅窗户上贴窗花,而且窑洞墙壁都要贴,以美化居室增添喜庆气氛。窗花的内容有“喜鹊登梅”“龙戏珠”“孔雀开屏”等,有花、虫、鱼、鸟等图案,象征吉祥如意、富贵长久、五谷丰登的窗花最受欢迎。大红的窗花充满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为窑洞增添了色彩和盎然春意。

陶复与陶穴

“清水河县历史上就是一个窑洞民居典型。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砖木较少,运输不便等,都为窑洞民居提供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清中后期,晋陕移民陆续到此,逐渐改变了这里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的文化形态。随着人口增多,这片土地上窑洞星罗棋布。”李巨说。

传统窑洞大致分为明庄窑、土坑窑、箍窑。在三台子村、大阴背村等一些村落看到了几处明庄窑和土坑窑。明庄窑,也叫崖庄窑,一般在山畔,沟边,利用崖势而建。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陶复陶穴”中的“陶复”,指的就是明庄窑;土坑窑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5-8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径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为人行道。“陶复陶穴”中的“陶穴”即这种下沉式地坑庄。这种窑洞实际上是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显著;箍窑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的人家还在上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石块箍的窑洞称石箍窑。

留住乡愁乡韵

当老牛湾村窑洞前的大红灯笼点亮时,几户窑洞大院里热闹起来。村民李玉的窑洞农家乐迎来了又一批游客。窑洞里,餐桌上的油炸糕泛着金黄,有的游客坐在土炕上吃着酸枣、红枣和炒瓜子,有的游客在欣赏窑洞内具有传统风格的火炉、窗棂、窗花等。这里的村民也许从没想到,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窑洞,如今竟成了开发的旅游资源。李玉的农家乐窑洞从8孔扩展到15孔。近几年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箍新窑。

在老牛湾村,有个依山而建的“河景窑洞”远近闻名。 窑洞外就是黄河与长城 “握手”的地方,用铁栅栏做的防护围墙下面是数丈深的黄河崖壁,再下面就是缓缓而流的黄河。这家窑洞农家乐的主人是老牛湾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李文清,他说:“四五年前,老牛湾村依靠窑洞这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始有了变化。两年前,我扩建了窑洞,建起了带洗手间、能淋浴、能看电视的‘河景窑洞’,受到游客的喜爱。”

独特的窑洞文化成为老牛湾旅游业闪亮的名片。目前仅老牛湾村的农家乐就有近30家。

淳朴古雅的窑洞民居代表了清水河县地域文化丰富内涵。为进一步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近日,清水河县始建于清代的窑洞村落雷胡坡村、始建于元代以前的古城坡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清水河县按照“挖掘民居文化,打造窑洞特色,传承民风民俗,留住乡愁乡韵”的思路,计划在城关镇建设集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窑洞博物馆。该项目于2017年2月完成整体规划设计,2018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