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琥珀璎珞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24日) 06版

□郑承燕

琥珀璎珞(如图),大周长159厘米、小周长113厘米,于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琥珀璎珞分两组:

第一组由5串257颗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琥珀珠,红褐色,形状有不规则椭圆形和枣核形,最大者长2厘米、直径1.5厘米,最小者长1.4厘米、直径0.8厘米。

第二组套于第一组内,由60颗琥珀珠和9件圆雕、浮雕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琥珀珠,橘红色,圆球形,大小略有不同,直径在0.8~1.9厘米之间。琥珀浮雕饰件纹样主要为龙纹。

璎珞,又称璎络,是贯串珠玉等而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少数为臂饰和胸饰,是辽代墓葬中常见的饰物。从使用情况来看,作为颈饰的璎珞仅见于契丹大贵族墓葬中,早、中、晚期墓葬均有出土,佩戴者男女皆有。就其形制而言,通常由琥珀或是玛瑙管、镂空金属球及心形、T形及其他坠饰穿连制作而成。

辽代早期墓葬出土璎珞主要见于吐尔基山墓、耶律羽之墓及法库叶茂台M7墓。中期辽代贵族墓葬中,璎珞保存最好、最为精美的,当属陈国公主墓。晚期墓葬中也见有各式琥珀珠或其它材质的珠饰。

从文献记载看,早在北魏时就已出现了璎珞。《明集礼》记载:“魏制公主嫁礼,赐真珠翠毛玉钗六头,真珠琥珀玉水精璎珞五项。”北宋时期,珍珠、琥珀、璎珞是诸王纳妃定礼的物品之一,与黄金钗钏、珍珠、玉翠并举。但其使用,显然并不普遍,与其他装饰品相较,地位亦不突出。

辽代璎珞的出现和盛行,除西域民族服饰传统的影响之外,佛教在辽初的兴起也应是重要原因之一,辽代琥珀璎珞的形制,即为取法佛教造像、壁画中菩萨的华丽装饰而来。辽宁朝阳北塔存留有不少佛像残件,其中就有一些佛像上的璎珞与琥珀璎珞的设计完全相同,也是由数条珠饰并连成束,以大间隔珠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