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0个读书建议指点迷津

(本版图片均源自网络)
  □戴本刚

  面对如今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同学们可以自问一下,中学6年,你读了几部古典作品?几位名家作品?我曾向学校提出一个校园读书战略构思,也许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据说美国曾经搞过这样的全国性的读书战略计划,强制性的,这足以引发我们语文教育的反思。

  读书,有人称之为第二生活,足见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读书,可以使我们经历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体验到我们不曾体验到的情感,了解了我们此前不曾了解的生活、情感的另外侧面,因而会变得更具同情,更丰富,甚至更崇高。这就是文学的美育作用。那么,如何读书呢?读怎样的书?这是摆在每一个中学生面前的实际问题。我着重从阅读文学作品并与写作相联系的角度,给同学们提出10点建议:

  1.要培养爱读书的兴趣,形成习惯

  好读书,是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也是关键。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但要注意,“好读书不求甚解”就中学生来说,不算是好话,我们权当是陶渊明个人偏激的看法。我最欣赏的读书名句:袁枚的——书非借不能读也;高尔基的——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2.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家作品

  人有个性差异,喜好也就有所不同。外向的人可能比较喜欢语言风格豪放的作品,内向的人可能比较喜欢语言风格婉约的作品。不论哪一种类型,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当你拿到一本书阅读时,能够很快进入文字,并产生联想、想象甚至创作的冲动欲,就可以断言:这书是适合于你的佳作。

  3.浏览/了解

  浏览不等于走马观花。静夜里,一盏小灯,一杯绿茶,一本好书,这是很温馨的时刻。先看看作者是谁,写作的背景如何,再读读序文以及跋语,了解一下名家对该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评价。然后通读作品一遍,感知作品的故事以及人物的命运。

  4.宏观阅读

  要有那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俯瞰全貌的感觉,这样才能把握作品的叙事技术与结构布局或者叫写作模式。这一点很重要,不会叙事你就不会写文学作品。

  5.微观精读

  要像绣花一样细读文字,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写人画物的各种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这一点同叙事一样重要,不能驾驭语言,就无法领会作者心声,更不必说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了。

  6.随时进行勾划摘抄

  在阅读的同时,手中要有一支笔,对于那些精彩的词、句、段要标出,做好笔记。这是一个直接积累知识的过程。

  7.做好读书批注

  要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赞美的,批评的,联想到的以及那时产生的写作冲动和灵感。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要有怀疑的精神。北宋哲学家张载不是说过“学则须疑”的话吗?我们要学会批评,甚至批判。这是属于读者的话语权利,这也是培养自己创造精神的一种途径。

  8.写评论文章或者读书随笔

  这要求高于一般的读后感。在习作里,你可以评价作者、分析作品,也可以引发联想、提出观点。

  9.集中阅读与广泛阅读相结合

  在专门阅读自己喜欢的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后,要广泛阅读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专门阅读可能受益比较大,较明显地接受其风格与思想的影响,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广泛阅读,可以了解多种写作风格,从中吸收更多有益的东西,便于形成自己的风格。

  10.阅读大自然与民间

  凡最优秀的东西,大多在自然、在民间。这是两本最好的书,只可惜一般人都熟视无睹,缺乏深入的思索。给予热情的关注与终极关怀,接近壮丽的河山与博大的人文景观,我们何愁自己不能成为一个智识者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地方·旗县
   第07版:文件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教育
10个读书建议指点迷津
让快乐童年安全起航
给数学考试支几招儿
写好作文三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