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辽:决战抗旱抢播

  □本报记者  张慧玲

  进入5月,受气温回升快和持续大风天气的影响,土壤水分流失严重,据气象数据显示,通辽市近一半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中旱、重旱面积约占35%,面对严峻的旱情,通辽市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抗旱抢播。

  经过几个昼夜的连续喷灌,再有一天,库伦旗六家子镇大坝村村民冯文杰家的150亩田地就可以进行播种了。为保证全村18000亩大田尽早点种,15台移动喷灌设备全天24个小时同时作业。

  “移动喷灌浇得快,浇一遍能浇透50公分左右,正常情况下能有30公分的湿度就能播种。”5月31日正在浇地的冯文杰说。

  合理调度水源,用最快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农民进行抢播,目前,库伦旗柳河下游的17个水库塘坝全部开泵提水,仅大坝村5个泵站日均提水2000立方米。

  “像库伦镇和六家子镇,给百姓搞覆膜滴灌,浅埋滴灌,品种就要选择中早熟品种,像正单958、吉农大401这些品种,建议百姓搞一些青贮或粮饲兼用的品种,另外就是杂粮杂豆,多种一些谷子荞麦优良品种。”库伦旗农牧业局副局长纪晓东说。

  与此同时,奈曼旗也走在抗旱抢播的路上。

  “我种了80亩地,现在已经浇了70亩,心里就有点底了,浇完这个要是能抓住苗的话,就有了收入保障。”奈曼旗新镇常风皋村村民刘海强说。

  入春以来,奈曼旗的有效降水量仅为4毫米,仅为历年平均降水量的十分之一,目前,奈曼旗已播种面积230万亩,在南部山区青龙山、土城子、黄花塔拉、新镇等地仍有160万亩大田未播种。为有效降低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连日来,奈曼旗积极启动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通过铺设高压输水管道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墒情。

  “每天开动机电井的频率应该在两万三千多眼以上,南部山区15座水库,20多座塘坝也都启动抗旱模式。一天24个小时不停抗旱,一天抗旱的面积在200亩左右。”奈曼旗水务局副局长孙凤军说。

  同样,面对冬季少雪,入春有效降雨急缺带来的严峻旱情,科左后旗通过积极推广新技术、协调农机等方式帮助农民旱地夺粮,目前全旗已完成200万亩大田的播种。在查金台牧场3万亩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指导当地农民使用浅埋滴灌技术及时浇水施肥。

  “现在已经把管路都铺设完了,就是通过浅埋滴灌的技术推广实现水肥一体化的管理,节水、节肥、抗旱。”科左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郝红说。

  科左后旗实施粮食增产工程25000亩,更新机电井163眼,配设变压器58台,铺设地埋(输水)管350公里,铺设地面软管140公里,铺设滴灌带是14000公里,架设高压30公里,目前工程基本完工,部分机电井已投入使用。

  据农牧部门统计,今年,通辽市计划播种农作物2067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农作物播种1289万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文件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内蒙古安全生产
   第07版:文件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经济圈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喷洒除草剂
新华镇种出“牛市”蜜瓜
精品馆成为我区绿色 农畜产品重要输出平台
“有了脱贫订单,摘帽不用愁”
补齐短板才能确保增产增收
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 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加紧施工
拓宽灌渠
消息树
敖汉旗6种农产品获中国地理商标
通辽:决战抗旱抢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