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

  6月17日

  1957年6月17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乌兰”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牧骑”意为嫩芽,“乌兰牧骑”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

  创建初期,这支乌兰牧骑只有9名队员、2辆胶轮车、2块幕布、2顶帐篷、3盏煤油灯、4套服装、5件乐器、6匹马和播音设备1套、收音机1台、留声机1台。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牧民,他们就演出。“乌兰牧骑”的名字在草原上迅速传播开了。

  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由于乌兰牧骑的节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受内蒙古各族群众的欢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乌兰夫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观看乌兰牧骑的演出,并接见乌兰牧骑演员。

  在周总理亲自倡导下,1965年,乌兰牧骑第一次走向全国。1965年6月至1966年初,文化部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对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区有75支乌兰牧骑,创作演出了一批接地气的民族艺术优秀节目。直属乌兰牧骑创作推出的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相继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和乌兰夫基金会优秀剧目奖。

  (王占义 毛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件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闻宣传网站开通上线
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
第四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拉开帷幕
“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部落
千人同献艺喜迎十九大
中国首届环保炭产业创新高峰论坛举行
内蒙古年度大学生“桃李之星”受表彰
多地82天无有效降水 我区干旱持续
要闻简报
“无痛分娩中国行”首次到我区
自治区直属机关纪检干部知识竞赛举办
第九届呼和浩特国际汽车展 暨新能源汽车产业博览会开幕
223个重点项目提升 满洲里口岸核心竞争力
首府千人健步走倡导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