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本刊今日推出特约理论文章,阐释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奋斗目标和历史进程。
核心提示
●中国梦源于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深刻把握
●这一梦想,凝结着中华民族在饱经忧患之后重新奋起、再创辉煌的最强烈渴盼和最深层动力,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期盼”“共同追求”“共同愿景”和“共同理想”,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有机统一起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实现梦想,必须有一个能够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创造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发展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必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这是因为我们党具有理论、政治、组织、制度和密切联系群众五个方面的独特优势
●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那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不断完善,新战略新举措落地生根,进一步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梦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中国梦不仅惠及中国人民,也惠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
●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姚瑜坪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对中国梦作出深刻阐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一经提出,迅速在中华大地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共鸣。中国梦提出以来的5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凝神聚力、砥砺奋进的5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伟大的共同愿景
中国梦源于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深刻把握。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民族。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奋起抗争,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189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意识的觉醒。孙中山坚信,革命成功以后,经过全民族努力,中国一定能够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国家。他满怀豪情地说:“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随后几年间,不同阶层、不同团体都开始提出类似的口号。振兴中华、民族复兴,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是中国人民对近代以来相当长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自觉概括。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是中华民族最动荡、最屈辱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人民最悲惨、最痛苦的历史时期。近代以来的深重危机把我国各民族的命运空前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伟大、最根本的梦想。这一梦想,凝结着中华民族在饱经忧患之后重新奋起、再创辉煌的最强烈渴盼和最深层动力,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期盼”“共同追求”“共同愿景”和“共同理想”,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有机统一起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梦想,能够像中国梦这样深入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
坚强的领导核心
实现梦想,必须有一个能够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创造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发展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肩负起阶级的和民族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时代,中国梦有了崭新的历史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使我国向着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中华民族的前景无比光明。
中国共产党必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这是因为我们党具有理论、政治、组织、制度和密切联系群众五个方面的独特优势。党的理论优势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力量。中华民族能够走上筑梦之路,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救国救民的真理,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建设、改革的难题,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逐步变为现实。党的政治优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政治优势的核心,是坚定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源泉。党的组织优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干部人才保障。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了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使全党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为实现中国梦这一共同目标而奋斗。党的制度优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合理、有效率的制度保障。民主集中制能够反映、体现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利益与愿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和执行,使全党全国人民力量凝聚、行动一致、同心筑梦。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然能够以坚定的人民立场凝聚起复兴伟力。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有这样一个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做出巨大牺牲、具有强大优势的政党作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领路人。
正确的实现路径
没有正确的实现路径,梦想只能是空想。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那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才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三者的有机结合,它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举起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中国梦”精神旗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总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不断完善,新战略新举措落地生根,进一步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崭新的世界机遇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梦,而不是所谓的“扩张梦”“霸权梦”。中国梦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中国梦不仅惠及中国人民,也惠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提出倡议、贡献智慧,承担义务、履行职责,发挥大国作用,参与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相关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平台;主张正确义利观,坚持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路径和总布局,等等。这些理念和实践,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促进全球和平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回应了各国互联互通的强烈愿望,回应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世界带来越来越多“中国红利”,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1954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今天,历尽艰辛的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只要我们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