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面对严峻复杂市场环境,内蒙古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把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穿投资决策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保增长的重要抓手,力促项目建设上规模、上质量,通过扎实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稳投资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蓄积新能量。
在扩渠道、活资金、促落地等举措带动下,一季度,全区投资呈现稳中有升、结构向优的积极特点,这其中重点项目建设功不可没。一季度,全区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22%,其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34.4%。工业项目中,新开复工亿元以上488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87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81.29%。
下阶段,本着“以项目拉动经济,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增强后劲”的原则,需尽快筛选、储备、开工一批带动作用强、体现“促转型,优结构”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梯次推进和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我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有力的发展后劲。
为此,要推动项目储备多元化。围绕推进“七网”同建、“七业”同兴,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储备规模,加强综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
要强化产业链招商方式,吸引高质量、高效益、高带动和一批100亿元以上单体产业大项目,不断提高重特大项目在总投资中的比重。
要科学有效推进新开工项目建设,提高重大项目资金保障能力,及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面临的土地、环评等问题,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切实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权限,解决好前置手续繁杂、效率低下等问题,彻底清理审批事项互为前置、互相掣肘的问题,提高投资效率。建立政府履约约束机制,提高地方政府信用,推动PPP模式落到实处。
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取消、下放一批市场主体感受明显,真正具有含金量、带有标志性的重大审批事项,把决策权真正交给市场、还给企业。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建立科学的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完善投资调控体系,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形成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投融资体制。
要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激发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积极性,健全重大项目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长效机制。加强国家和自治区对促进民间投资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进一步规范PPP运作模式,完善PPP项目招投标流程,建立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激发社会有效投资。(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