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红山家园党旗飘

——红山区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纪实
红山区老爷庙社区举办剪纸活动。
红山区钓鱼台社区居民在社区活动室里练习书法。德荣 摄
红山区西屯街道办事处组织少年儿童进行足球比赛。
红山区钓鱼台社区工作人员热情服务辖区群众。德荣 摄
  □范德荣

  日出红山,霞光璀璨,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富裕和谐的红山大地上。

  近年来,红山区党委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根基,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精心建设秀美家园。

  中欧(赤满欧)国际集装箱班列从红山脚下驶出,推进“一带一路”让红山区经济腾飞的羽翼更加丰满,活力迸发、经济繁荣、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唯美之花在祖国辽阔北疆激情绽放。

  46万“红山儿女”绣出“抓好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全心全意服务民生事业;城市党建‘四化’提档升级,专业精细服务赢得群众赞誉;农村党建城市社区化建设提速,经济繁荣发展城乡和谐气象新;创新学习精准教育异彩纷呈,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氛围浓郁;智慧城市之花璀璨夺目,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升”的斑斓画卷。

  画卷一:抓好党建引领经济发展 全心全意服务民生事业

  走进红山大地,沁着花草芬芳,漫步绿树成荫的迎金河畔,尽享“绿、美、亮、净、畅”新景观。党组织建设扎根文化底蕴深厚的这片沃土,让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倍感舒心幸福快乐。

  红山区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基层党建涉及面广,老百姓对深入推进党建工作期盼高,该区党委勇于担当,开拓新局面,勇于创新,建树新形象,将基层党建融入发展民生事业工作大局,科学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城乡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现场,物流园区仓储建设工地,温室蔬菜大棚、乡村旅游采摘园里,都有党员干部们忙碌的身影。

  2016年11月19日,红山区铁南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南苑绿景小区竣工,1100余户居民喜迁新居。“党的惠民好政策,让俺告别脏乱差的棚户区,搬进窗明几净的新楼房。”棚户区居民姚艳霞拿到新居房间钥匙后,喜滋滋地说出了受益棚户区改造的群众心里话。

  铁南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李克强总理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落实总理的指导关怀,广大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勇担当、比贡献”扎根棚改一线为百姓办实事,是该区委组织部打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强基固本工程重要内容之一。

  突出思想引领,凝聚跨越发展强大共识,党建战斗力增强。注重内涵发展,党建工作有的放矢,涌现出西屯街道、红山物流园区、铁南街道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红山物流园区管委会广大党员干部全身心扑在园区建设发展、管理服务上,为保障园区可持续发展加油助力。“以党建促进企业发展,依托企业发展促进党建”氛围浓厚。

  “深入基层一线,为物流配送等企业入驻红山区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优质服务,为经济发展民生事业保驾护航,是我们抓好党建促发展促和谐的重要内容。”6月16日,赤峰市委常委、红山区委书记刘万虎在赤峰快递园区现代化仓储大厦施工现场说。

  企业党建越上新台阶。该区组织部门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沟通,建立企业党建信息库,定期培养企业党建带头人。目前,该区非公企业党组织113个,覆盖物流配送、汽车、粮油、建材等179家企业。赤峰东荣羊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他们将企业党建“无缝链接”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科技创新,党员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一线模范带头作用突出,创出了响当当的“羊绒民族品牌”。

  画卷二:城市党建“四化”提档升级 专业精细服务赢得群众赞誉

  勇于创新,红山区对城市党建实施基础保障标准化、管理运行规范化、为民服务精细化、党群互动区域化“四化”建设,城市党建覆盖300余个驻区企事业单位,有52个社区190个网格党支部、5000个楼栋党小组,片区型、楼院型、单位型、功能型非建制性党支部265个,城市党建“四化”建设提档升级。

  办公环境“美”了。近年来,该区通过政府购买、机关单位搬迁等方式解决了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狭小问题,如今,该区社区活动场所面积达3.6万平方米,1000平方米以上活动场所的社区有18处,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焕然一新。

  “每天到宽敞整洁的社区活动室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感觉像到了家一样舒心。”一位家住钓鱼台社区的退休教师说。“好日子”的歌声回荡在社区这个温馨大家园里,唱出了居民在书法、绘画、剪纸、文体活动室里享受艺术生活的快乐心情,“感恩父母亲情、回报和谐社会”等主题朗诵吸引众多居民参与,欢快的秧歌、舞蹈舞出幸福美好新生活。

  管理运行“顺”了。制定从组织设置、功能定位、党建网格划分、工作职责、党员管理、服务群众、工作台账、运行保障等33条标准。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代表到社区联席参加会议成为制度。

  构建“四纵四横”网格化党组织,纵横交错的党建便民服务网络,延伸扩大党群共建覆盖面,形成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为“四纵”,以片区型、楼院型、单位型、功能型党支部为“四横”。

  为民服务“精”了。目前,11个街道52个社区全部建立联合党组织,联席会议、共建项目管理实现“常态化”。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成员成为服务辖区企事业单位发展壮大的娘家人、成为给辖区群众办实事的贴心人。去年,组建300余支社区志愿者队伍,4100余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参与志愿服务9500余次,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帮助协商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邻里琐事”矛盾纠纷1820余件。

  党群互动“活”了。“党建活动多样化,采取座谈交流、召开联席会议、点面互动等多种方式,激活了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党员干部精细化服务赢得群众赞誉。”6月17日,红山区区长林晶华说。

  画卷三:农村党建城市社区化建设提速 经济繁荣发展城乡和谐气象新

  近年来,该区把发展城市社区理念引入农村党建,农村党建借鉴运用城市党建的“组织架构、便民服务、公共服务、自治组织”4个方面基层管理经验,社区网格式建设农村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引导农村党组织抓住区委、区政府实施产业发展、定点帮扶新农村建设战略。文钟镇三眼井村、桥北街道六大份村、红庙子镇西水地村积极主动作为,发展近郊温室蔬菜、林果、乡村旅游等产业,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各村村民议事场所牌子、旗子、档案和制度统一规范建设,推行“三位一体”民主治村模式。参照社区组织架构,建立党员群团、产业发展、民政、劳动保障等功能型服务站,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干部交叉任职,形成党组织领导、多元共治、协调有序的农村党建服务新体系。党员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农村社区党组织覆盖面扩大。

  输送优秀人才智力资源倾斜新农村建设。该区领导干部“一对一”包村指导,靠前指挥、亲自督办涉农惠民增收项目。选派54名区直机关党员干部担任27个村第一书记和书记助理。95个单位、475名领导干部定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明确把发展集体经济、脱贫攻坚作为重要职责。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动员被村民广泛认可的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外出经商企业家参加竞选,全区新选举产生的164名村干部中致富带头人占63%。建立由科技、林业、农牧业、水利等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指导培训工作组,培养党员致富能手500余名。“基层组织最强、产业结构最优、农民最富、环境最美、精神文明最繁荣”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激发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带头发展近郊现代农业热情,增加农村党员干部政策、科技、文化教育培训频次,聘请科技人员将培训课堂搬进温室蔬菜、休闲旅游采摘园里,受到农民欢迎。”6月18日,红山区委组织部彭士明部长在文钟镇三眼井村温室蔬菜大棚里说。

  画卷四:创新学习精准教育异彩纷呈

  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氛围浓郁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该区领导干部带头落实“五个一”学习要求,干部讲党课、专家谈业务、先进说事迹,2016年派出宣讲团宣讲41场、受众3600人次,“讲好身边故事”专栏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互动。设立微视频、微信、党员网站阵地,编发《图说党章》《党员教育报》等资料,为600名老党员发放收音机,向流动党员邮寄学习资料,辖区党员干部学习热情高涨。

  精准教育常态化,依托干部学堂、双休日讲堂、理论中心组讲学、机关讲堂和网络学堂五大学习平台,丰富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品行等内容培训。

  挖掘培养在艰苦环境中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好干部以及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敢于冲锋、勇于担当的好干部,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领导干部在各行各业中建功立业,2016年,有119名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到物流园区、农村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等一线挂职锻炼,赢得百姓良好口碑。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氛围浓郁。实施“玉龙人才”强区工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多渠道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各类紧缺技能人才,2016年年底该区人才数据库录入总量近5万人,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铸辉煌。该区党委充分发挥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对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积极践行“红心似火、身正如山”勤廉并重的红山精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进“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全面履职尽责,强化责任保障,形成了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近年来,红山区发展首善之区态势良好,得益于上级部门领导的关怀指导,得益于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的好干部扎实工作,得益于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辛勤劳动。

  画卷五:智慧城市之花璀璨夺目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升

  作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实验区,该区突出“党建引领,三社联动,信息化支撑”主题,搭建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平台,构建了“一园、多基地、多空间”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体系。投资4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1500平方米社会组织公益实践园,各个街道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或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培育各级社会组织634家。

  党建带社建、社建促党建,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扩大社会组织创享空间,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和谐是一家”氛围,派出党建指导员,孵化慈善、养老、青少年足球、剪纸艺术等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有5万余人参与的首届“金点子”大赛,收集为残疾人服务等“金点子”2336条,小广告清理、自行车摆放、鸟巢图书馆等众多“金点子”实施后获得辖区群众好评。

  智慧社区便民服务网惠及千万家。开通“红山微社区”微信公众号,提供智慧便利的社区公共服务和志愿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对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咨询内容进行回复解答,将“八小时内办”变成“随时办”。触摸一键通、便民一卡通等便民服务让居民赞不绝口。

  “牵手”互联网,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菜单式”特色服务细致入微,社区工作人员手持手机入户,走访收集“微心愿”,举办健康讲堂、免费为居民体检、定期服务高龄空巢老人、就业信息发布等多项“微服务”,让社区里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居民感受到党的亲切关怀。

  党务政务智能化点对点服务到位,党员在系统内实时接收志愿服务信息,通过岗位类别选择志愿服务项目,党员自觉参与到清理小广告、环境卫生、治安巡逻、交通宣传等志愿活动中。长青社区党员爱心理发队,每月15日在辖区小广场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理发,党员“红袖标”巡逻队不分节假日在辖区进行治安巡防。

  智慧乡村建设提速,农村“一站式服务大厅”与该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联网办公,农村居民不出村就能办理大病救助评议申请等16项即办服务事项和五保户申请办理、救灾资金申请办理等39项代办服务事项以及法律援助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等35项公共服务事项。以党员、村民代表和热心群众为骨干,邻里互助、治安联防、矛盾调解、扶贫救助和文化宣传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活跃在农家大院、乡间街路上。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人员提供关爱和帮扶,实现“守望互助”。

  坚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进人民福祉,强基固本党建之花姹紫嫣红。城乡和谐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升,“红山家园”美景如画。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赤峰市红山区委组织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红山区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要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观察·包头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地方·旗县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主题宣传
   第09版:出彩
红山家园党旗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