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8日,病魔用它那无情的手,把卢玉宝生命的时钟拨至了倒计时,而这一天,依旧埋头工作的卢玉宝却全然不知。
7时30分,他像往常一样骑着那辆陪伴了他近10年的二手摩托车,早早地来到单位。临近年底,单位的全盘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作为兴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他的工作更是繁忙。
整个上午,他马不停蹄地在各个社区查看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情况,查查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到位,看看社区居民还有啥新要求。
14时30分,他准时出现在县长办公室,参加研究部署全县社区功能打造和工程验收会议。
之后,他挤出时间查阅了大学生村官档案。同时,他还抓紧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审核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专项述职报告。
17时,他又来到县委书记办公室,参与研究召开“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专项述职评议会议”有关事宜。会议结束后,他立即回到单位召开部务会,具体安排会议的相关事项。
18时30分,已过了下班时间,但他仍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对工作人员初审过的专项述职报告再次进行把关,一直忙到19时30分左右。
他把在单位没干完的活儿带回家,匆匆吃过晚饭后,继续把关述职报告,专心编制“党建专项述职报告材料汇编”目录,认真修改专项述职评议会议上相关领导的讲话材料,撰写召开专项述职评议会议报告和“兴和县2014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专项述职评议工作方案”。
他家中的电脑显示:12月9日凌晨2时14分,他撰写完成的生前最后一份材料是《兴和县2014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专项述职评议工作方案》。
1974年4月,卢玉宝出生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弓沟乡庞家梁村。1998年,大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一年的他应聘成为一家民办中学的教职工,并很快从勤杂工成长为优秀的地理教师,他创造的教学方法被沿用至今。2004年10月,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兴和县委组织部公开招考。2013年6月,他被任命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分管基层党建工作。当年是乌兰察布市“社区场所建设年”,要求30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进行改建扩建,兴和县有8个社区需要尽快达标。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人手少……他想尽办法一一解决。资金有问题,协调财政局;工程有问题,联系建设局;功能区设计没头绪,他带着大家外出取经,听取居民需求;工期催得紧,他每天一早就到现场盯进度,还经常和大家一起加班;人手不够用,他帮着卸设备、搬桌椅。装饰兴昌社区功能区时,看到装修企业预算5000元的方案,他坚持从网上买材料自己干,结果只花了不到700元材料费。“卢部长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兴昌社区书记陈宏说,“本来动动嘴就能推开的事儿,他非要自己干,看门的大爷还以为他是小工呢。”
卢玉宝兼任企业党工委书记期间,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带着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到江苏等地考察学习,根据企业特点,“一企一策”指导他们立制度、搞活动。
卢玉宝在县委组织部当文秘时,经他手的信息稿使用率特别高,3次被市委组织部评为《组工信息》先进个人;在大五号村蹲点时,他仔细研究村情,提出“三个三”工作法——建议村“两委”开好全体村民、村民代表和村“两委”班子三个会,开展村民、村民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三议,做到调查问题、宣讲政策、签订协议三进家门。
“卢玉宝人品好,正直,即使不是他分内的事,只要有求于他,他都不拒绝。他为大型活动书写的材料,领导都过了,他还要再仔细地核对一遍。”在兴和县大同夭乡乡长杨志勇的眼里,卢玉宝“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无论哪个领导,只要把任务交给他就觉得放心。
从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卢玉宝十几年如一日,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很快地由“门外汉”变成“政策通”,成为精通各方面业务的“卢大拿”。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篇章,我要努力把每一个篇章都书写精彩。”
生活上,卢玉宝的要求很低。“廉洁源于自律,堕落始于贪婪”,在卢玉宝生前的日记中,他曾写下这样的格言警示自己。
卢玉宝和吴秀芬于1999年结婚,所需花费都是他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当老师时的同事们你一百我二百凑的。婚后,两人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在兴和县居住期间,他和妻子先是在移民村租房子住,之后又租住在车库里,直到2013年,家里才东拼西凑地买了房子。搬进新家,改水电、铺地砖、买家具,他都一一过问,家里修个东西、交水电费、买米买油,他都一一上手。
卢玉宝的哥哥一直打零工,妹妹帮人卖货。很多人觉得,他接触的人多,肯定有能力为家人安排个体面的工作。可他没有那样做,父母也没有为难他,他们知道卢玉宝有原则。吴秀芬也一直没有正式工作,之前开小卖部补贴家用,后来因为照顾孩子,把小卖部关了。妻子曾多次和他念叨,想让他给找份稳定的工作,但他总是耐心地劝说:“现在各个单位都是‘逢进必考’,我在组织部门工作,大家都看着呢,咱们不能因为你工作的事让别人指指点点。”(郑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