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砸向毒品的铁拳势如雷霆

销毁毒品现场。韩斌 摄
利剑出鞘斩断毒源。胡建生 摄
自治区副主席、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马明。
自治区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公安厅副厅长张效敏在全区缉枪治爆和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禁毒专项行动视频会上部署工作。
自治区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宗礼森主持全区公安禁毒工作座谈会。
直升机踏查。(阿荣旗禁毒大队提供)
全区缉枪治爆和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禁毒专项行动视频会。黄红 摄
  □张效敏

  厉行禁毒,是我国的一贯立场和坚决主张。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有效地遏制了毒品蔓延。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禁毒工作,长期以来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群众,与毒品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自治区党政领导多次就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禁毒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6年11月22日,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海关总署副署长、政治部主任胡伟带队的国家禁毒工作督导组一行,对我区禁毒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督导组先后深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3地4个旗县(市区)。胡伟对我区贯彻落实中央加强禁毒工作系列决策部署和各项禁毒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我区“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基础工作不断完善,禁毒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一系列制约全区禁毒工作深入开展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充分肯定了我区禁毒亮点工作。

  一.坚持主动进攻,缉毒执法工作战果丰厚

  我区禁毒工作,以“4.14”“5.14”机制为抓手,提升缉毒执法工作新境界。按照“主动进攻、联合行动、重拳打击”的工作思路,结合“4.14”专案机制和“5.14”机制工作部署,严厉打击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集中力量经营、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成功打掉了一批制毒窝点,摧毁了一批贩毒团伙和网络。2012年以来,全区共累计破获毒品刑事案件8583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150名,累计缴获冰毒、海洛因等各类毒品417.2公斤,累计查处吸毒人员70127人次,全区至今未发生过影响自治区大局稳定的重大毒品刑事案件,未发生造成广泛社会影响的涉毒公共安全事件,未发生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涉毒案件。

  二.坚持预防教育,全民识毒拒毒意识明显增强

  我区禁毒工作,以“6.27”工程为重点,实现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联合教育厅等14家成员单位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实施方案》,并配套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六个一”活动实施方案》《全区毒品预防教育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进一步健全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制度机制。

  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月”“禁毒图书角”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建立了永久公益性的内蒙古禁毒教育基地,开通了“内蒙古禁毒”官方微信微博和禁毒门户网站,各盟市也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教育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识毒拒毒意识,为遏制新滋生吸毒人员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在全国禁毒宣传工作10个先进集体中,我区名列榜首,“内蒙古禁毒”官方微博荣获西北最具影响力大奖和政务微博传播力大奖,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禁毒微博。

  同时,自治区禁毒办官方头条号正式入驻拥有4亿阅读用户的“今日头条”客户端,进一步完善了我区“禁毒门户网站、禁毒博客、两个禁毒官方微博、禁毒微信公众号、北疆禁毒掌上通客户端和禁毒头条号”七位一体的网上全媒体禁毒宣传格局。

  三.坚持源头治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和麻黄草流入制毒渠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开展 “天目”“利剑”等系列行动,利用卫星遥感、航拍航测等高科技手段,巩固和扩大了禁种铲毒成果,大兴安岭林区、乌海市、阿拉善盟连续保持了“零种植”,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等地的零星种植得到了进一步遏制。

  目前,科右前旗和突泉县禁毒办积极开展禁种铲毒工作,各地从旗县市到村、嘎查、社区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苏木也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各嘎查村开展踏查工作,采取专人包片包块,深入山区、林区、田间地头开展踏查,确保大麻、罂粟等毒品原植物零种植。

  近日,凉城县进一步加大踏查铲毒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民警、乡干部、村干部、村组小组长多频次、多轮次深入各乡镇、村组庭院田间、塑料大棚、山区林场、荒山野岭、村乡交界地带开展地毯式踏查行动,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犯罪行为,继续巩固凉城县禁种铲毒工作成果;通过使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加大禁种检查范围。

  深入开展麻黄草专项治理。2013年,我区麻黄草管理工作受到公安部通报表扬,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14年,我区成立了全国首家麻黄草产业协会,进一步提升了禁毒工作社会化管理水平。

  此外,我区毒品预防教育、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禁种铲毒、麻黄草治理等多项工作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2014、2015年禁毒宣传工作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禁种铲毒工作连续4年获得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连续3年被评为“成绩突出单位”,与毒品犯罪相关的“两抢一盗”侵财类犯罪均呈现出大幅下降趋势,为全区社会治安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互利共赢,中俄蒙禁毒合作不断深化

  2015年10月14日,禁毒总队承担了蒙古国研修团队2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经过15天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公安部禁毒局和蒙方代表的一致认可。

  开展中蒙边境地区控制下交付缉毒执法演练。通过此次演练,双方加深了对应用“控制下交付”等执法合作措施、目的、方法的理解,建立了边境禁毒合作的联络渠道,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有力提升了双方合作打击跨国毒品犯罪的实战能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此次联合演练进行了重点报道。

  6月13日至17日,俄罗斯联邦外贝加尔边疆区内务局代表团赴呼和浩特市就禁毒警备国际合作事宜与自治区公安厅举行会谈。自治区副主席马明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并希望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多警备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自治区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公安厅副厅长张效敏与代表团就建立和完善禁毒警备执法合作机制事宜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与俄罗斯联邦外贝加尔边疆区内务局打击跨国毒品犯罪会谈纪要》。双方就当前互涉毒品犯罪形势,以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双方禁毒领域务实合作达成共识。

  五.坚持夯实基础,禁毒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以“8.31”工程为引领,推动禁吸戒毒工作新跨越。目前,我区已全面启动“绿洲家园”建设工程,按照“五室”“四统一”标准,全力打造统一规范的“绿洲家园”工作平台。总结推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十步工作法”,落实了管理责任制、困难救助制、守法承诺制、亲属协管制、定期汇报制、定期学习制“六项制度”,推动了工作规范化、服务精细化、效能优质化,全区禁毒部门不断深化毒品突出问题整治。我区吸毒人员群体始终控制在总人口的2‰以下,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从全国来看,毒品问题治理正处于攻坚阶段。从我区毒情看,毒品形势虽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存在发展蔓延的潜在风险,禁毒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

  作为违法犯罪的“孪生兄弟”,毒品问题历来与“黄、赌、盗、抢”等违法犯罪活动相伴相生,成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社会问题。同时,滥用毒品人员受毒品的多年侵蚀,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严重受损,处于集中发病期,吸毒后驾驶交通工具一旦导致交通事故和意外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近几年,我区吸毒人员不断向全区各地蔓延、扩散。目前已覆盖全区所有旗县(市区)。而且,吸毒人员结构日趋呈现低龄化趋势。在我区现有的39593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到40%以上。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往往直接导致家庭解体甚至家破人亡。毒品已成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最大“终结者”。

  禁毒工作关乎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关乎平安内蒙古、法制内蒙古建设的深入推进。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同时,禁毒工作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遏制毒品在我区蔓延,是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对平安内蒙古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全区禁毒部门将始终坚持民意导向,坚持以打开路,对涉毒违法犯罪出重拳、下重手,毫不动摇地强化严打措施,毫不手软地打击毒品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维护我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坚定不移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指示要求,以禁毒严打攻坚为主线,紧紧围绕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这两大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全力推动我区禁毒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学习论理
   第06版:论道
   第07版:论道
   第08版:评论
   第09版:特刊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特刊
   第14版:特刊
   第15版:特刊
   第16版:特刊
砸向毒品的铁拳势如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