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区政府先后投资28万元,高标准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和禁毒示范教育基地,配备多媒体施教设备、建成吸毒模拟“生命体验馆”;购买了6100册禁毒知识图书,在学校、社区(村)建立了3处禁毒图书角。
为筑牢拒毒禁毒“防火墙”,针对青少年经常涉足的易涉毒重点场所,公安、工商、文化部门深入娱乐场所、宾馆(出租屋)、网吧、电玩城对经营者、从业人员开展防范合成毒品宣传,签订《禁毒宣传责任书》,通过悬挂禁毒宣传警示牌、制作落地式禁毒宣传公益广告挂图、点歌器屏保下载禁毒宣传公益广告等方式,督促建立禁毒自律管理长效制度,引导公共场所文明经营,合法经商。
该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坚持把禁毒预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职责明确、机构落实、网络健全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体系,并将学生涉毒与学校的年度业绩考核直接挂钩,加强督导检查,实行评先奖优“一票否决”。推行以禁毒教育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安全责任书制,对连续3年无涉毒案件、无涉毒人员、无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促进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常态化。(王涛)
塑料大棚种植罂粟 夫妻二人被刑拘
针对非法种植罂粟问题的显现,宁城县禁毒办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落实了网格化管理模式。要求全县各镇乡街根据农作物种植的时节,从种植的源头抓起,对重点地块及重点人签订包保责任书。由网格承包人和受打击的重点人向乡镇政府签订保证书。通过经常性的教育警示,确保重点人不再种植,重点地块不再复种。
今年5月份,宁城县下乡入户走访摸排涉毒线索的派出所民警听到群众反映,兴隆街村李某某夫妇两人,家中长期锁闭大门,并在家中养了几头恶犬,外人难以靠近,其家存在非法种植的可能性。为了尽快核实准确情况,派出所民警对李某某居住的院子,进行了先期侦察。发现该院子散养着4条大犬,并且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后院,后院有个30多米长的塑料大棚,通过对棚内植物外观比对,确认为罂粟植株。5月24日凌晨,禁毒大队和辖区派出所联合对李某某的院落进行了清查,在其后院大棚内,查获开着罂粟花的毒品原植物1800余株,植株已生长高1.2米,正值开花期。李某某夫妇二人因涉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等待二人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今年以来,共计签订责任书118份,保证书68份。明确了承包人责任,进一步规范警醒了重点人行为,消除了社会隐患,封堵了毒源。4月份以来,县禁毒办组织全县各地深入到大棚开展实地踏查,对重点人进行重点摸排。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踏查活动6次,出动人力150余人次。车辆30辆次,踏查重点大棚550个,走访农户800余户。(刘征)
带真情回访戒毒人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赤峰市公安局元宝山区分局禁毒大队通过走访调研、开门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采取横向在机关内部向科、所(队、室、中心)征求意见,纵向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基层群众广泛纳见,积极构建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沟通联系网络,把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内在要求,创新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紧贴工作实际凸显自选动作,在禁毒大队内部倡导开展“做实事践行群众路线、带真情回访辖区戒毒人员”主题活动。
3月18日主题活动开展以来,禁毒大队民警先后回访了11名社区重点戒毒人员,详细了解他(她)们的生活、就业等情况。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