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 多警联动 打击毒品犯罪战果显著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加大打击力度,严惩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连续攻克多起重特大贩卖、运输毒品案件。2014年至2017年5月份,全市共查破各类涉毒案件3268起,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3463名;其中成功破获涉毒刑事案件336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398名,查获涉毒违法案件2932起,查处涉毒违法嫌疑人3065名;缴获各类毒品折合海洛因9888.9克。先后侦破公安部“2013—462”“2014—802”“2014—825”“2016—14”“2016—84”等毒品目标案件和多起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打掉了多个涉毒犯罪团伙,摧毁了多条跨省区毒品贩运通道。2014年至今,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民警荣立个人一等功3人次、个人二等功3人次、个人三等功3人次。
排查管控 创新管理 全力推动“8.31”工程取得实效
目前,巴彦淖尔市在册吸毒人员共有3024人,依法强制隔离戒毒764人。按照联合国禁毒署的相关统计方法,在一个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周边,一般会有4—6名隐性吸毒者。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全面落实“重嫌必检”措施,2014年至2017年5月份,全市共查处吸毒人员2651人次,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1013名,强制隔离戒毒1582名,行政拘留1526名,社区戒毒680名,社区康复138名。市禁毒办全面实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与市综治办等11部门联合印发《巴彦淖尔市贯彻落实<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市禁毒办先后举办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培训班、“8.31”工程推进会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禁毒专干岗前培训班,目前全市建成社区戒毒康复中心20个,各旗县区有吸毒人员的乡镇(苏木)政府、街道办事处全部成立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各级公安禁毒、交管、运管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涉毒人员驾驶机动车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注销了600名吸毒成瘾未戒除人员的机动车驾驶证,有效减少了公共交通安全隐患。
突出重点 拓宽渠道 “6.27”工程异彩纷呈
巴彦淖尔市以深入推进“6.27”工程为主线,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联合教育、司法、团委、妇联等部门开展“巾帼反毒”“五一”“五四”禁毒集中宣传活动、“百名大学生禁毒讲堂”“千名中学生禁毒宣誓活动”;成立了禁毒师资宣讲团,面向全市义务宣讲禁毒知识。巴彦淖尔市禁毒办成功举办全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推进会暨毒品预防教育基地授牌仪式,策划开展了禁毒宣传文艺汇演、“禁毒杯”广场舞大赛、主题自行车比赛、羽毛球友谊赛、“禁毒杯”毽球大赛、禁毒题材二人台巡回演出、“平安社区、无毒最美”毒品预防教育优秀办事处评选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与市邮政分公司签署了“携手共筑、禁绝毒品”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市、旗县区、乡镇、村社禁毒宣传全覆盖;成立了“禁毒阳光妈妈”志愿者队伍,为吸毒人员家庭、社会、青少年提供帮助;借助科技、文化、教育“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宣传。
加强监管 落实责任 禁毒重点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巴彦淖尔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娱乐公共场所检查力度,要求KTV、酒吧、歌舞厅必须在显著位置张贴禁毒警示语,点歌系统安装禁毒宣传视频,并要求业主与工作人员逐一签订禁毒责任书。目前,全市公共娱乐场所未发现涉毒问题。
巴彦淖尔市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强化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的巡查,按季度对使用、出售易制毒化学品企事业单位进行抽查,特别是对运输、仓储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摸排,确保制毒原材料不流入非法渠道。2014年至2017年5月份共查获易制毒化学品行政案件17起,行政处罚10.1万元。
巴彦淖尔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种铲毒工作,市、旗县区、乡镇苏木政府层层签订了《禁种铲毒责任状》,在毒品原植物播种、开花、割浆3个重要时间段,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踏查、宣传。2014年以来,全市共查破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案件15起,打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嫌疑人15名,铲除毒品原植物3400株。巴彦淖尔市禁种铲毒工作连续多年实现“零产量”,市禁毒办连续3年被评为自治区禁种铲毒工作先进集体。
(薛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