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澳丰育肥牛场48头健硕的“通辽肥牛”通过内蒙古通辽检验检疫局严格验收,换上全国统一出口的耳标牌,依次通过消毒门走上大货车,开始2000多公里的香港之旅。据了解,这批供港肥牛已经是通辽市澳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出口的第38批次活牛。内蒙古通辽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科长魏兴海告诉记者:“来自科尔沁草原的‘通辽肥牛’深得香港、澳门市民的喜爱,有了‘通辽肥牛’这几个字,牛肉就好卖。”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这曾经是祖国多少人对香港惦念的心声。香港回归后,让很多人实现了这个夙愿,科尔沁草原上的肥牛也开启了近20年的香江之旅。只要香港有需要,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烈日炎炎,“通辽肥牛”都会跨越2000多公里准时抵达那里。据当地同志介绍,上世纪70年代,通辽市就是当时全国3家西门塔尔牛繁育基地之一,因此有“黄牛之乡”的美誉。1998年,通辽市争取到活牛直供香港、澳门的配额。1999年,内蒙古通辽检验检疫局成为保障供港活畜安全的检验检疫部门,开始大力扶持通辽地区供港活牛产业。 如今,通辽已是国内最大的供港澳活牛基地,有3家大型规模化生产的供港活牛注册场,“通辽肥牛”累计供港数量达到了10万头之多,年均供港约5000头,已占香港活牛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质量效益优先的发展战略,这是我们检验检疫部门今后的工作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实学通学懂,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十九大精神,与出口企业密切配合,保证供港澳活牛的安全和按时均衡发货,保障香港市场和澳门市场的稳定。”采访中内蒙古通辽检验检疫局局长任华军说。
11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澳丰公司的育肥牛场,在干净整齐的育肥栅栏内,一群群健壮的草原肥牛或卧或站,或灵巧地在自动饮水器上饮水,悠闲自在。入口处的记事本上,详实记录着它们的育肥天数、采食和健康状态。
据魏兴海介绍,上世纪90年代,当时育肥牛舍的条件比较简陋,基本都是农户育肥模式,管理粗放。育肥场进行供港澳活牛注册后,通辽检验检疫局对其生产进行全过程监管,按国际惯例和国家要求建设或改造注册育肥牛场,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另一方面,从饲料的选择、用药的管理、疫情疫病预防措施、各岗位人员培训等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并积极对注册牛场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疫病疫情监测。经过多项监管措施,通辽供港活牛育肥牛场开启了由农户粗放育肥牛向规范化集约养殖转变的发展路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辽检验检疫局积极引导辖区供港活牛注册场提升自身管理软实力,一方面上线地方肉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使日常监管前移至源头,实现全天候多角度监管,另一方面,对注册牛场进行指导帮扶,着手创建供港澳活牛质量安全示范企业,以期实现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活牛供港,不单单是两地贸易交流,也是科尔沁草原对东方之珠情谊的体现。通辽与香港因“牛”而让彼此从陌生到熟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当香港活牛供应市场出现波动,一定离不了“通辽肥牛”的牛气相助。
在澳丰公司的育肥场里,料槽、清粪通道干干净净,膘肥体壮的肥牛毛色油亮,神态安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我们要认真学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检验检疫程序进行操作,做到精益求精。这些肥牛在育肥场待3到6个月,长到550公斤到650公斤就可以出栏了。”公司负责人陈占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