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远,原名杜远,汉族,1957年生,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曾任: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浩
路远是笔名,他的真实名字叫杜远。他认为,在中国近代,特别是当今社会,文学以及文艺创作在好多年轻人眼里、心里已经搁浅,能够真正沉下心来搞创作,或者静下心来阅读诗歌、散文、长篇小说的人少得可怜。他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所以取其“路远”二字做笔名,为的是“上下而求索”。
“我希望自己能够用笔来影响一代人,或者说传递一些正能量,弘扬一些时代主旋律”。杜老师的声音很年轻,语调很谦和,因为人在北京,我们只能用电话和微信交流。
路远和很多作家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幼年时,由于历史原因父亲被判入狱,母亲无奈带着年幼的姐姐和他改嫁到锡林郭勒盟。小学五年级时,“文革”开始,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从小能歌善舞的杜远被学校选拔到“小教宣传队”,后来被选拔到锡盟文工团,让他演《红色娘子军》舞剧里南霸天手下的一名小团丁。因练功摔断了胳膊,领导又让他到乐队学吹笙。白天排练节目,晚上给牧民演出。
“经常走牧点,串敖特尔,我的童年就像一块褪了色的布料……”路远回忆说,他的初中只上了一年,就被分配到锡林郭勒盟运输公司当电焊工,那时还不满16岁。路远老师说,繁重的体力活并没有扑灭他强烈的求知欲。当时,他家住在锡盟牧机学校附近,因学校图书馆被查封,他就趁着无人逾窗进去“窃”书,“弄回去半麻袋,大都是苏俄文学作品……”
母亲在家的南面开出了一块菜地,路远的读书时光大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母亲让他浇水、锄地、割猪草,干完活儿,他就席地而坐看书。那期间,他读了很多书。
路远的第一部作品是《擒蟒记》,手抄本小说。当时,他看见社会上流行手抄本,就尝试着写了一篇,没想到很多人喜欢,被争相传抄。
19岁那年,路远看到身边的一名北京知青(当时在锡林郭勒盟插队)在《锡林郭勒日报》上发表了1首诗,羡慕得不得了,于是也提笔写了3首,结果《锡林郭勒日报》一个字未改,全部给刊登了出来,这让路远一发而不可收。
“前前后后发表了30多首诗,但我母亲一首也没读懂。于是就改写小说。”路远的第一部小说是《最后一次约会》,关于爱情的,《锡林郭勒日报》用了一个整版刊登,从此奠定了他的小说创作之路。
很快,路远的名气飞出了锡林郭勒大草原。恢复高考后,路远也想考大学,但因基础太差,只有初中一年级的文化水平,结果不言而喻。
但命运好转,他被调到锡林郭勒民族歌舞团,担任创作员。第二年,他考上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脱产3年学习。
“那3年,可谓是创作丰收年。”小说一篇接一篇地在全国各大文学刊物发表,大都占据了显要位置,《小说选刊》《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都选载了他的小说。如《神汉》《荒原,延期的婚礼》《在马贩子的宿营地》(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红马鞍》《母亲碑》(后被改编成了广播剧和广播小说)等等。
“电大”一毕业,路远就被调到内蒙古教育学院中文教研室当老师。1988年,因其在文学创作上有突出成绩,被鲁迅文学院选中进入研究生班,与莫言、余华、毕淑敏、刘震云、迟子建、严歌苓、王刚等成为同班同学。学习期间,每到傍晚,他就和洪峰、莫言、邓九刚、余华等人在操场上踢足球。路远那时年轻,身体强健,精力充沛,闯劲十足,同学们戏称他是“草原上跑来的牛犊子……”
当然,路远的文学作品也犹如一匹草原黑马瞬间闯入了中国文坛,内蒙古自治区文联破例给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开了一个作品研讨会,老作家敖德斯尔、扎拉嘎胡等出席;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文学新星丛书”将他的小说集《在马贩子的宿营地》纳入第四辑;《作品与争鸣》选载了他发表在《十月》上的中篇小说《乐园》;《文艺报》《文学自由谈》《中国青年》杂志隆重地推出介绍了他和他的作品;曾镇南、孙武臣、李陀、何镇邦、雷达等全国著名评论家也开始研究评论他的作品。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陀看完他的小说后,马上让责任编辑兴安把路远叫到自己的家里与他彻夜长谈。李陀认为,路远小说中的主人翁对大自然具有敬畏之心,而这个敬畏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发展主题。他鼓励路远,一定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91年,路远从鲁迅文学院毕业,1993年,他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1992年底,路远调入内蒙古文联,任《草原》文学月刊编辑。
1995年任内蒙古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直至退休。
作为内蒙古作家协会最后一位专业作家,路远笔耕不辍,为了体验生活,他经常连续几个月生活在偏远的牧区,在昏暗的油灯下聆听蒙古族老艺人说唱《江格尔》《格萨尔王传》《成吉思汗的两匹马》;2010年,他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的一个偏僻乡镇住了3个月,创作出30集电视连续剧《鄂尔多斯风暴》文学剧本。为了化解漫长的孤独寂寞,他在草原上采摘狼毒花,还抓了一只小野兔,剧本写完了,小野兔也长大了,临走时,他依依不舍地将小野兔放回草原。为了创作《布里亚特女裁缝》,路远也曾于2014年8月自费体验生活,在呼伦贝尔市的布里亚特乡生活了半个多月。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路远老师的作品也遵守这个规律。所以,有着深刻感悟和丰富生活阅历的路远,其作品不仅真实、亲切、感人、富有草原民族人民的个性,还不乏文学艺术的修饰、渲染和意念升华。
中篇小说《乐园》是路远9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作家林远在分析这篇小说时给出这样的评语:“其以个人视角着眼于民间叙事,灵动传神的修辞营造出作品的魔幻氛围,并且恰当地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艺术特色鲜明。”
作家刘恪撰却认为:“路远把观察视点移到察北草原上,观察人与人共存的逻辑联系和心理联系,还原特定时期蒙汉及其他民族同时发生的共存关系,然后再把这些现象分解成各个剖面,从比较中观察他们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存在。”
实际上,路远并非静止地考察这些剖面,而是从文化、哲学、宗教和民族等诸层面上相互对应、相互渗透地开掘,他的作品中既有精彩的局部,又有有机的艺术整体。
交谈中,路老师告诉笔者,文学作品只有远离政治、接近艺术时,方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风采。在创作过程中,他还喜欢汲取魔幻现实主义、象征派等其他创作手法。
“我永远不会忘记锡林郭勒大草原,那是一片养育我的热土,她给了我太多的创作灵感,为我提供了许多创作素材,让我也做了回草原文艺轻骑兵,因此,我感恩草原,非常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草原安达和额吉”。
路远创作年谱
影视编剧(选取部分作品)
1994年:电视剧剧本《春香》,内蒙古电视台影视部拍摄并播出,获“骏马奖”。
1995年:广播剧《母亲碑》,由内蒙古广播电台录制并播出,获全国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
1997年:电视剧剧本《迎亲马队》,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片,中央电视台同年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2008年:电视剧剧本《静静的白桦林》于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获飞天一等奖。
2008年,《西口长歌》后15集编剧,央视与山西电视台于2008年拍摄完成并在山西卫视播出,获广电总局推荐的年度最佳电视剧。
2015年:电视剧剧本《鄂尔多斯风暴》第一编剧,2015年11月中央电视台8套黄金时段播出。获内蒙古2015年“萨日娜最佳电视剧奖”及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
小说(选取部分作品)
1984年:短篇小说《在那遥远的草地》。
1985年:中篇小说《牧歌》。
1987年:小说集《在马贩子的宿营地》。
1991年:发表理论研究文章《小说艺术的可言说与不可言说》。
2001年:长篇小说《七品钦差刘罗锅》。
2014年:长篇小说《红狼毒》(上下册)。
2015年6月,长篇小说《红狼毒》由内蒙古作家协会报送“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5年7月,长篇小说《红狼毒》以四轮全部满票通过,获内蒙古自治区第11届“索龙嘎奖”。
2015年6月6日,首届内蒙古图书大厦名家系列讲坛——《红狼毒》与读者见面会。
2015年4月24日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社会活动及其他
2016年11.28——12月4日北京参加全国第9届作家代表大会。
2016年12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杰出人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