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固阳县下湿壕镇电报局村第一书记张俊一大早风风火火地从村里赶到市里,奔波在几个帮扶单位之间,为他心心念念的光伏扶贫项目敲定最后的启动议程。
“下湿壕镇年光照日多、光照时间长,十分适宜光伏项目的实施,能帮助贫困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张俊说。
农村娃回归
当上驻村书记
张俊44岁之前的人生轨迹是从一个农村娃一路奋斗进了城当了官,担任市金融工作办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人到中年,事业有成。
44岁之后,张俊重新回到农村,当起了固阳县下湿壕镇电报局村驻村第一书记,开始披荆斩棘的“创业路”。
2014年4月,张俊来电报局村委报到。摆在面前的是仅有3个自然村,常年耕种8000余亩土地仅有不到200亩水浇地的现实。村民们“靠天吃饭”。“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知道土地永远是农民的第一资本,只有把土地利用好,才能真正实现稳定脱贫。”张俊说。
为此,张俊把开发水浇地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通过协调水利部门进行勘测,找到三处有水源的地方。经测算,三口套井需要资金30万元。张俊立即与本单位以及共同帮扶单位——包头肿瘤医院、固阳县农村信用社对接,很快每家落实10万元帮扶资金,当年三口套井就建设完工。后来又协调县水务部门为三口套井进行免费配套,安装了水泵、PVC管网,实现水浇地2000余亩,大部分村民受益,人均增收500余元。
“我今年63岁了,自己干不动,就想把地流转出去。以前是旱地都没人包,自从改成水浇地后,不仅土地好往出承包了,租金也涨了不少,你说这还不是托张书记的福。”电报局村委大英图村村民郭成旺感慨地说。
水浇地的开发,使土地资本流动起来,每亩地每年租金收入达到150元至180元,使缺乏劳动力的村民也保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
2015年和2016年,为配合电报局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张俊又协调有关单位,落实帮扶资金22.5万元。2017年,为新合并到电报局村委的王家渠村委改造滴灌系统筹集资金,他又积极协调帮扶合作单位捐助10万元,村民集资10万元,镇政府配套10万元,完成了王家渠的水浇地节水工程。
让光伏扶贫项目
点亮乡村
“张书记的工作作风就是雷厉风行,行动力特别强,村民们对他都很认可。”说这话的是张俊的搭档、固阳县人大派驻下湿壕镇的扶贫干部李治辉。李治辉与张俊共事半年,却对张俊这位年长他15岁的“老大哥”产生了由衷的钦佩。
长时间的驻村,使张俊真正地了解了贫困户、走近了贫困户。“贫困户大多数是因病丧失劳动力,在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民政优抚、五保等相关兜底政策的支持下,基本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但说到长远的发展,我认为光伏扶贫项目不用体力和智力的投入,对于贫困户将是重要的增收渠道。”张俊说。
今年9月,张俊在电报局村率先开展贫困户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为10户国贫户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现正在积极协调固阳供电局对电报局部分自然村的供电变压器进行增容。增容后,将实现对27户国贫户光伏扶贫项目帮扶的全覆盖。
郭少峰是村里的老光棍,也是国贫户,平时仅靠打零工为生。为了激发他脱贫的内在动力,张俊首批给他家安上了太阳能光伏板,并鼓励他养猪养羊,刨闹个好光景,再娶个媳妇。经过多次的入户谈心和实际帮扶,郭少峰勤快起来了,“娶媳妇,过美好生活。”不仅成了他的口头禅,更成了他脱贫的最大动力。
“扶贫要扶志,提振贫困户的生活信心,使他们对美好生活有憧憬、有追求是最重要的。”张俊说。
采访完张俊已经临近中午12点,他说下午之前还得赶回村里,“有一户贫困户得赶紧催着她去看病,国家给报销95%医药费这么好的政策还得反复给他们讲;光伏启动仪式得赶紧办,要让各村镇部门和村民们都重视起来,这样下一步工作好开展……”说完他又风风火火地要赶回电报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