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村过年去!

    □本报记者  韩雪茹

    红彤彤的灯笼一字排开,大红的春联贴满了院子围墙,精巧别致的窗花整齐地排列在窗户上……走进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北什轴乡新营子村赵玉荣家的院子,扑面而来的浓浓年味儿将冬日的寒气都冲淡了几分。

    大年三十儿一大早,伴随着屋外劈劈啪啪的鞭炮声,老赵一家子就忙乎开了。“我把垒旺火的地方打扫干净,你快去把鱼拿出来炖上。”赵玉荣一边招呼老伴儿准备年夜饭,一边拿起扫帚清扫屋前的空地。

    今年春节,对于赵玉荣一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们离开农村老家13年后,第一次回村过年。老赵说,美丽的新农村吸引他们回来,既能找回从前的年味儿,还想让孙子了解更多的春节民俗。

    “你看,房子虽然是30多年前的老房子了,但重新装修后,仍然干净亮堂,住着挺舒服。窗户还保留了纸糊窗户的老样式,贴上五颜六色的窗花,看着真喜庆。”老赵带着记者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儿,言语间透着兴奋。

    赵玉荣和老伴儿过了小年就从市里回村了,炖肉、炸糕、蒸馒头、生豆芽……这些天一下也没敢闲着。她说,今年弟弟一家和儿女、孙子们都回来,全家人在一起过个幸福团圆年。

    忙完了院子里的活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

    “记得第一次回村里过年,光路上就折腾了一整天。那会儿没有直接到咱村的班车,先是坐大巴到了附近的村子,再从那个村子走回来,那天又赶上下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家的时候,腿都冻僵了。”回想起刚结婚回村过年的情景,老赵的弟媳云俊英捂着嘴笑了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初,老赵的弟弟和弟媳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结婚第一年回家过春节,就经历了一场“考验”。云俊英说,那会儿就盼着班车通到村里来,回家方便一点儿,但是由于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再加上村子地理位置偏僻,没有班车愿意过来。如今,村村都修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每天好几趟车经过,抬脚就能上客车。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是啊,这样的生活,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种地有农业补贴,冬天取暖有煤炭补贴,生病了有新农合报销,上了年纪还能领养老保险,国家的政策考虑到咱老百姓的方方面面。”聊到高兴处,老赵打开了话匣子,“不仅是咱个人生活变得更好了,村里的面貌也是大变样。路面修得光溜溜的,晚上还有路灯照亮。家家房前屋后都栽上了树,一到夏天,花红柳绿的别提多漂亮了。还有村头的休闲广场可是个好去处,跳广场舞的、扭秧歌的、健身锻炼的络绎不绝,一年四季都热闹。”

    说起回村过年的初衷,赵玉荣的老伴儿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咱们村今非昔比了,空气好、环境美、交通方便。有线电视、自来水、网络样样齐全,回来手机上网也能用Wi-Fi,信号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你说,不回来等啥呢,不仅是今年,以后年年都回村过年。”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一阵阵欢笑声时不时传出。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下来,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笼,整个村庄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此时,老赵已经把一道道精心准备的饭菜和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全家人高兴地吃起了年夜饭。

    “从前咱羡慕城里人,现在城里人羡慕咱。如今村里男女老少都在谈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农村一定会越来越美,农民生活也越来越好。我相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好日子不远啦!”老赵感慨地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特刊
除夕的坚守
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累计救助 患病困难群众114.1万人次
小黄芪圆了马掌胜的淘金梦
一对夫妻的 “中国制造”年货单
一丝不苟
移民新村年味儿浓
感受年味
回村过年去!
集体过大年 过出新风尚
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