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原来这并非国人的教育“专利”,至少以《起跑线》这部电影来看,好学的印度人也毫不逊色。
《起跑线》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对中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与太太米塔为了让女儿皮娅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而当他们费尽心思终于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对于印度电影,现在大多数国人只知道一位叫阿米尔汗的著名演员,也就是《摔跤吧!爸爸》里的那位严厉而又暖心的中年油腻大叔。小时候倒是看过印度电影,但名字早就不记得了,记得的只是印度电影中一成不变的歌舞旋律。影片《摔跤吧!爸爸》是时隔多年后国人真正接触的第一部印度片,也是这部影片让人一下子改变了“宝莱坞”就是“好莱坞”山寨基地的刻板印象。
有了《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垫底”,《起跑线》的出现自然让人亲近了许多。虽然这是一部非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同样说的是生活琐事,但不得不说的是,这部影片依旧“扎心”。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放在教育这一层面讲,似乎中印家长们在“不幸”方面颇有共同语言,这当是影片《起跑线》在豆瓣上斩获高分的原因所在。
影片《起跑线》剧情算不上抢眼,甚至说有些平实,当然这也不是说该片就是对生活不加加工的生硬呈现。两部影片本质上都是对底层教育的聚焦,《摔跤吧!爸爸》选择了置身水深火热之中的底层视角,而《起跑线》则以处于底层对立面的社会上层为着力点。前者通过坚定的信仰和百倍努力,终于实现了梦想;后者则是想方设法撮取底层原本捉襟见肘的资源,只不过后来良心发现。
然而,良心从来解决不了社会的根本性矛盾。最后公立学校的孩子们的精彩演出虽然打动了台下的权贵,服装店老板拉吉抑扬顿挫的演说虽然博得了权贵们的认同,但最终只有他自己带着孩子,离开了那所凭借资本优势垄断了优质师资力量的私立学校。社会需要良心,但没有规则的约束,良心便会缺乏外化的自觉。
拉吉的良心发现,使观众可以如释重负。但过于苛求团圆式的结局,未免使电影结尾太弱。当然,电影不是文学作品。记得冯小刚在拍摄《集结号》时曾有意设置一个开放式结尾,但编剧坚决反对,因为很少有观众愿意花钱买“罪”受,这也是文艺片始终只能处于小众化生存的原因所在,这也成为《起跑线》的艺术缺陷之一。
说这部电影扎心,不仅仅因为电影揪住了中印两国观众的痛点——教育问题,还在于影片规避煽情路线,反而注入诸多滑稽元素缓解话题压力,但却让人有着感同身受的力量。拉吉一家三口先是削尖脑壳挤进富人区,结果因为难以抛舍旧习处处招惹笑话;后又富扮穷,潜入污水横流、老鼠虫子到处乱窜的贫民窟,依旧笑点频出。这本是对现实的辛辣讽刺,但因为诙谐元素却丝毫不会让人感觉沉重。
当然影片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很平实,当贫民窟里的好哥们希亚姆·普拉卡什发现拉吉的秘密后,决心告发他们一家时,却因为拉吉女儿皮娅一句天真的问候,让其报复的念头顿时烟消云散——无论再怎么扎心,爱总是最大的力量。
看过影片的观众会发现,《起跑线》的可贵之处在于,虽然电影中涉及择校、学区房、入学面试等现实无素,但导演却选择了用轻松的喜剧方式来呈现,不仅能从电影中照见现实,更能从这对印度夫妻身上看到爱的力量。有观众说:“原本以为印度电影就是煽情,就是感动,没想到可以这么欢悦,还能让人思考更多。”亦有观众表示,《起跑线》打破印度电影的煽情套路,相比《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更好看,也更贴近我们的现实。”不少带着孩子看过《起跑线》的家长观众觉得这样题材的电影国内太少,“这也是我们真实的写照”。
最后要说的是,《起跑线》的海报和广告词真心不错,海报上的那句话特别扎心——“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只是希望这句话别再成为家长们继续“奋斗”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