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加甜美的内蒙古味道

市民展示上世纪70年代的内蒙古粮票。
上世纪80年代,人们购买冬储白菜。
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在食堂用餐。
  □本报记者  院秀琴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人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计划经济的凭票购买,到如今的手指一点,美食外卖送货上门;从顿顿离不开大白菜,到如今的西餐日料……餐桌上的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实惠。

  告别“吃不饱”:

  凭票购物排长队成为历史

  通辽市民杨春生收藏了十几张粮票,有全国粮票,也有内蒙古粮票,虽然有些旧,但是基本保存完好,颜色有蓝色、有粉色。他介绍:“40多年前,买什么都离不开票证,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就连买牛奶都要奶票,真的是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

  不仅如此,由于食物匮乏,供应的时间仅有几天,逢年过节,供销社门前就会簇拥着一大批买东西的人,抄着袖筒、跺着脚在寒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那时候买东西真难,经常天不亮就起来去排队。”杨春生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人还好说,如果家里有小婴儿,家长急得团团转却毫无办法。

  1978年4月29日的《内蒙古日报》刊登了呼和浩特铁路职工邢骅的一封读者来信——

  “今年以来,大黑河牛奶场不但不给住地送奶,就是去奶场打奶也是很难打上的。我已经请了几次假(每次都是十点钟以后),可每次都空桶回来,奶场没有奶,哪里还有奶啊!奶粉快吃完了,奶票还不少,怎么办呢?我决定和青年人一样,骑自行车追奶车。同志,一个女同志累死也追不上汽车呀。不过,这样空桶回来,好像能对得起吃奶的孩子。说起追车,可真叫人担心。眼睛要盯住奶车的方向,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一个人有几只眼,这样串街过巷追汽车,真算是不要命了,可最后还得空手回来。”

  这封读者来信,生动记述了物资匮乏年代的困窘情形。信中提到,当时呼和浩特市规定“每个婴儿一天一斤牛奶,两个月一袋奶粉”,而她却经常打不到牛奶。

  与邢骅的经历类似,当时自治区财政局职工林树发也写信给《内蒙古日报》,他也曾多次冒着撞车的危险,骑自行车追逐送奶的摩托车;也曾多次顶风冒雪,深更半夜去排队打奶。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常常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饿!所幸改革开放后,这一切都得到了根本改变。就拿买牛奶来说,早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各大牛奶生产商绞尽脑汁把牛奶细分为几十个种类:儿童奶、早餐奶、低脂奶……各大商场超市使出浑身解数进行花样促销:买四送一、买奶送碗……和其他市场一样,食品市场也已经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人们不仅能吃饱,还能从种类繁多的各色食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更是从中挖掘出了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

  轻松“吃得饱”:

  下馆子撮一顿成为家常便饭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物资渐渐丰富起来,内蒙古人的餐桌上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品种越来越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开始摆上餐桌。

  不过,到了无菜可买的冬天,就是冬储的萝卜、圆白菜和长白菜等“大路菜”的天下了。去市场上选肉,人们都专爱挑肥的,为的就是回家能再榨点猪油改善伙食。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教师李春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边皱眉头边摇头:“我们刚结婚那会儿,我每月只有60多块钱的工资,一个月只能买1斤猪肉,我每次都专拣肥的,回去炼成油渣,猪油炒菜,油渣包饺子。那时候吃伤了,我现在一闻到猪油味儿就难受。”李春梅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家常便饭,下馆子成为平常事。谁家有喜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上一桌,既省事又有面子。李春梅的丈夫苑平就是借着这股东风做成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那时候人们早起都爱去吃一碗饸饹面,或者烧麦、羊杂碎,我就给这些饭馆送调料,也赚了不少钱呢!”苑平笑着说。

  再往后,商品市场越来越活跃,内蒙古的餐饮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蒙餐和本土菜大行其道之时,国内的八大菜系纷纷落户内蒙古,一些珍贵的食材如燕窝、鱼翅、海参、鲍鱼等相继出现,俄式餐饮、日本料理、韩式烧烤、意大利披萨、美国快餐等也鱼贯而入,人们的饮食逐渐多元化,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各种风味的餐厅随处可见。“我上小学时,民族商场那儿开了呼市第一家肯德基,我妈带我去尝了一次,当时觉得好吃的不得了。”呼和浩特市“90后”小伙李鹏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的40年,恰恰是人们饮食上变化最大的40年。有的地方流传出了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这种变化:“改革前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改革后是,米仓满,面仓满,鸡鸭鱼肉早吃烦。”

  追求“吃得好”:

  绿色有机食品成为市场宠儿

  整天大鱼大肉是挺过瘾,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富贵病”:肥胖、“三高”、糖尿病……于是,人们又开始学习养生,追求绿色无污染和有机食品。一度让人们吃得发愁的粗粮,又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重新成为餐桌上的宠儿。

  “那几年挣了点钱,天天晚上出去喝酒吃肉,没多长时间身体就受不了了,脂肪肝、血脂稠,浑身上下不得劲儿。这几年又开始吃60年代的饭了,高粱窝窝、玉米面窝窝、红薯这些都经常吃。”家住呼和浩特市南茶坊的杨先凤告诉记者。

  近年来,农家乐、农家饭店、水果采摘园等消费形式应需而生。“来我这里吃饭的主要是看上我这农家传统做菜风格了,院子里可以种菜种水果,平时养点鸡、羊、猪,做菜的方式也是传统的做法,清炖、清炒没有什么添加,虽然我这离市区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来吃饭的人还挺多,现在的人们就追求这样的绿色原生态!”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乌素图村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姜志告诉记者,大棚里种的水果蔬菜带给人们一边采摘一边食用的乐趣,这种种植模式深受大家喜欢,采摘的价格也高于市场价格一倍左右。

  除了饭店,米、面、蔬菜等常用食材更是被人们所关注,真正的绿色食材是普通食材价格的几倍。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均富种植专业合作社老板李文俊向记者介绍:“用有机小麦加工出来的面粉,10斤装价格在80元以上。”即便是这样高昂的价格,也是供不应求,李文俊补充。

  从上世纪70年代的粮食匮乏到如今追求绿色、有机,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人们的菜篮子和米袋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伟大。

  (图片源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观察·乌海
   第09版:经济周刊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网约车司机无证上岗 或列失信黑名单
日行万步 应该怎么走?
更加甜美的内蒙古味道
让“扫一扫”更安全
家庭用电 不可疏忽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