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吸蚊灯

  □王继军

  “三伏凉夜好,清风吹满怀。时方爱露生,鸣镝一声来。”诗人叶城的这首《谯蚊诗》生动地描述了夏夜纳凉时蚊袭时的场景。彼时,在炎炎夏日遭到蚊扰,古人自有驱蚊妙招。

  这盏晚清时期的铜质吸蚊灯(如图)为笔者收藏,整体高度12.4厘米,灯座和灯身可拆卸。其沿口设计圆整,与灯身连接致密,浑然一体。提手上缠有整齐的藤条,既好看又防滑。整盏灯的造型如一只葫芦,浑圆俊秀,形体优雅,做工简洁而不失精细,所用铜材厚实,历经一个多世纪外观几无受损,点燃内部油灯,依然光亮夺目。

  2000多年前,《庄子·天运篇》里就曾描述令人讨厌的蚊子:“蚊虻噆肤,则通昔(夕)不寐矣。”宋代欧阳修也在《憎蚊》一诗中说它“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了。

  古代没有如今的蚊香、电子灭蚊器等,但是聪明的古人观察到一些植物的气味和燃烧后的烟雾有驱蚊功能,便在家中摆放诸如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等,或燃艾草、挂香囊用以驱除蚊虫。除了这种“驱”的方法外,古人还有一种就是“避”。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就有了“翠纱之帱”,使饥蚊营营不得入内,可见帐幔古已有之。

  这盏吸蚊灯所采用的方法则是“灭”。其原理是利用了蚊虫的趋光性,点燃油灯发出暗黄色亮光吸引蚊虫,等其靠近则被里面的高温灭杀。

  古人制作的吸蚊灯,多以铜锡为材料,后来也有陶瓷和玻璃所制,为时人所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学习论理
   第06版:收藏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要闻·广告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鸡缸杯
根艺摆件 《麻雀》
清代宣统年间的 毕业文凭
荷包
辽代奢侈品:西方玻璃器
吸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