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有了化石砚

◎文/图 《乌海日报》记者 王智源
付作栋(右)和赵沛吉在探讨砚台设计。
手工雕刻。
  “制作砚台的工序非常繁琐,快则十多天,慢则几个月,整个过程需要选料、设计、切割、雕刻、打磨等十多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否则制作出来的砚台就有缺憾。”

  

  广东肇庆、安徽歙县、甘肃临洮……很多人都知道这些地方是名砚的产地。可你知道吗?咱乌海的石料也可以做成砚台。这种被雕塑家付作栋和赵沛吉两人雕刻成的砚台叫乌海化石砚。之所叫化石砚,是因为石料中有三叶虫化石。这填补了中国书法城——乌海没有本地砚台的空白。

  日前,记者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看到,展台上放置的乌海化石砚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山西有澄泥砚、吉林有松花御砚、宁夏有贺兰砚,但不知道咱们这儿的石料也能做成砚台,而且每方砚上面都有三叶虫化石。”当得知展台上砚台所用的石料产自我市时,经常接触笔墨纸砚的市民赵先生很惊讶。

  据砚台雕刻者付作栋介绍,这种含有三叶虫化石的石料是在我市发现的,石质细密,很适合做砚台。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三叶虫,因其背甲被两条背沟分为一个轴叶两个肋叶而得名。它是我国古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生活在距今五亿七千万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而到距今两亿三千万年完全灭绝。寒武纪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三叶虫演化最为迅速,数量也最多,约占当时海生物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故寒武纪有“三叶虫时代”之称。据科学家大致估算,古生动物平均一万只死后,仅有一只会成为化石,而假若有一万块化石藏在地下,也只有一二块可能被发现。三叶虫也是如此,它们死后绝大多数在迅速腐烂和风化后无影无踪了,只有极少数幸运的死者才会在多方适宜的条件下变为“石的内涵与物的外形”相统一的化石。由此可见此化石之珍稀可贵。

  记者注意到,乌海化石砚作品主要以浮雕为主,利用石材的天然造型进行设计创作,把一些古代书法名家、岩画、风景等创作在砚上,随物赋形,尤其是上面的三叶虫化石,构思巧妙,形象突出。记者用手摸了摸,感觉砚面细腻、润滑,如孩儿脸。“我们找玉石专家和砚台雕刻家看过了,咱们这儿的三叶虫化石石料与大多数砚材一样,为沉积岩,石质结实细腻,为刻砚的好料。”付作栋说。

  走进付作栋和赵沛吉的工作室,犹如进了杂货铺,石料、砚台半成品,锤、凿、铲、锉……各种工具应有尽有,正是经过这些工具的剔、铲、磨等工艺制作,一块块粗糙的石料最终完美蜕变成一件件艺术品。

  成品看着让人赏心悦目,但其制作过程却耗时费力。付作栋在雕塑上的建树虽有目共睹,但对于刻砚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从两年前开始尝试刻砚,到今年他才摸索出其中的道道来。其间,他与赵沛吉查阅了大量刻砚资料,并多次参加文博会。两年多下来,从最基本的工具到砚台雕刻的工艺流程,他俩研究和实践了不知多少次。

  “制作砚台的工序非常繁琐,快则十多天,慢则几个月,整个过程需要选料、设计、切割、雕刻、打磨等十多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否则制作出来的砚台就有缺憾。”付作栋说,“雕刻砚台前先打好腹稿,最大限度地保持砚石原先形状,再根据创意进行雕琢。雕工要根据砚本身的厚度、大小、材质、形状,选择合适的人物、风景等等。雕刻的手法有很多种,一把刻刀,可以变换出深刀、浅刀、斜刀等雕法。”

  “汉魏时期的砚台雕刻浑朴、端庄;唐、宋以后,砚台的雕琢线条更为流畅;明、清时期,雕刻技法愈加丰富,手法细腻、层次分明。而当代的砚雕技法、风格更是与时俱进、融汇古今,砚雕艺术家也是名家辈出,各领风骚。”赵沛吉对砚台的历史也颇有研究,他说,“除常规石砚以外,古人还用其他原料制作砚台。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

  “三叶虫化石砚是在明代出现的,清代《西清砚谱》记载,我国明清时用三叶虫化石制作的砚台,曾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内院,备受皇上及皇亲贵族的喜爱。”付作栋说,“希望将来咱乌海的化石砚也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文/图 《乌海日报》记者 王智源
~~~◎《满洲里日报》记者 鞠金慧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六一儿童节特刊
   第09版:北国风光·周刊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乌海有了化石砚
“城市美容师”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