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谱写亮丽北疆新篇章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我区引发热烈反响。连日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党校、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社科联6家单位联合组织开展征文和研讨活动,集中展示了自治区社科理论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特别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最新成果,引领我区社科理论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本版今日推出特刊,摘登此次征文精华,以飨读者。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贡献

  内蒙古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新时代党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们将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来认识,认识它的继承性和原创性,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它的伟大飞跃意义。把理论的渊源和流变搞清楚,把理论的精髓和要义弄明白,多出厚实的、透彻的、接地气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党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引导作用,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及时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净化“噪音”“杂音”,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我们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和解决各种新的问题,用鲜活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更多新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最鲜亮的底色

  内蒙古教育厅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作了最科学的概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扎根中国大地,坚定教育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全区教育系统应不忘教育初心,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角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全区教育系统应牢记教育使命,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处于千载难逢的伟大社会变革之中,更加需要我们坚定信念、保持定力、廓清迷雾。全区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谱写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教育篇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内蒙古社科联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为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党宣言》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在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行动的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也激发我们从宣传宣讲与研究阐释上破解时代难题。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常态化宣讲,切实发挥社会科学普及先进思想和传播最新理论成果的作用,努力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加深理解、融会贯通,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通过集中化宣讲,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述学立论和建言献策作用,引导全区社科界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不断献智尽责。当下已是移动互联时代,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赞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我们从宣传方式上注重传统性手段与新技术手段相结合。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社科联将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推动北疆哲学社会科学迈上更高台阶。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杨束芳

  马克思以科学的论证和极具前瞻性的思考,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人类自由、平等、解放的价值旨向。

  正确理解“资本”历史作用。宣言中所揭露的资本的本性是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的。要在资本面前掌握主动权,在利用它的同时驾驭它,并创造条件最终超越和消灭它。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动位置。当今时代,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生命攸关的问题。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也是中国在全球资本体系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必然选择。

  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要求我们从当前的国情出发,立足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避免将其庸俗化理解,简单地类比其他发达国家。同时,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利用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涌流。要逐步消灭两极分化,将社会财富引流到共同富裕的河床中,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更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闫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谈到话语体系问题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这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必然选择。

  当代中国呼唤能够体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 “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的内容;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 “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的要义。必须坚定不移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充分反映、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 “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的观点;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 “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的思想;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 “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时代课题。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努力创造反映伟大时代、展示中国物质成就和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

  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近百年苦难辉煌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引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们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成果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时代坐标,从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及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史工作无小事。作为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写好党的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真学真信真研真用马克思主义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对于以科学研究为终生事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这是我们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做到真学真信真研真用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才能履行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神圣职责。

  真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正因为有这样一种特殊地位和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真信是根本。信仰与信念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我们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之上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

  真研是责任。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虽已经历了170年的历史,却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并正确诠释和解读,以便传承其智慧、坚持其发展,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

  学习和实践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包头市委宣传部

  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得到充分检验,为构建人类美好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深刻把握党的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人民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从人民性上讲,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这是区别于以往为统治阶级服务理论的根本标志;从实践性上讲,马克思主义不只是揭示现存世界及其规律,而是通过“实践批判”把哲学观念转化为实践的力量,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精髓要义。

  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求我们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工作创新,从而更好地肩负起“两个巩固”这一根本任务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这一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赵海东

  以《资本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重大原则、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现了《资本论》提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资本论》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供话语体系的范式,这种经济学范式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谁发展,是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其内涵就是发展生产力、增进人民福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高丽萍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为“三个证明”,即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个证明”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一个理论能否独立地引领一个时代,一看它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二看它是否解决了时代的重大社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总的经验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总的经验就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总的经验就是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经验是:第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二,必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第三,必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四,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学习论理
   第06版:广告
   第07版:观察·乌海
   第08版:收藏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谱写亮丽北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