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核心提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是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一脉相承的。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对于实现“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维护国家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经济意义,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文化意义,保护好少数民族美好精神家园

  ●内蒙古要自觉担负起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重大责任,以转变发展方式构筑万里绿色长城,以深化改革构筑万里绿色长城,以守望相助构筑万里绿色长城,以久久为功构筑万里绿色长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就,同时嘱咐内蒙古,要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成果。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途径和原则,深刻解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彰显时代性哲学性人民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是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和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习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9个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即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他指出,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马克思提出,任何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都是能再生产出生产条件本身。连续不断,周而复始,补偿和更新是马克思经济循环思想的基本理念。这其中深刻暗示了自然系统会成为再生产的限制条件,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及其政策制定的限制条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是和当代许多生态理念相契合的。美国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一书中,将伦理观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倡导人类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人与自然应建立伙伴关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是大地母亲的孩子,要拯救人类的大地母亲,必须维护自然神圣的尊严性。美国环境学家罗尔斯顿更是将道德对象从生物物种扩展到生态系统和整个自然界,认为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价值,人类要尊重一切生命,承担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把人理解为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把人之外的自然物看作需要人去加以征服和控制的、需要向人臣服的异己的存在、对象。这是造成当代生态问题的一个主要渊薮。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现代环境经济学为这个理论提供了学理支撑。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和凯利·特纳认为生态环境不仅仅存在直接使用价值,还应该包括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三部分经济价值。世界银行在1995年9月17日向全球公布了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体系,明确指出这一指标体系在确定国家发展的战略时不只是用收入,不是采取过去一贯所使用的有限和单要素的方式,而是用财富作为出发点,财富的概念超越了货币和投资的范畴,更加全面地展现各国和地区的真正财富。在这个评价体系中,生态环境就是极其重要的真正财富。

  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比如,打赢蓝天保卫战,才能给百姓清新空气;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河长制,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才能给百姓清洁的水;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加强土壤分类管控,推进土壤治理与修复,才能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这些都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思维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必须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他强调,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系统思维真正反映了生态环境本身及其治理的高度复杂性。与其对应的是简单思维,表现在没有树立联系的思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系统思维、复杂思维是非线性思维,强调要多维联系,强调整体思维,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

  深刻认识在祖国北疆

  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的重大意义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对于实现“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维护国家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2014年9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获得俄方和蒙方积极响应。中蒙俄三国共同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这一倡议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和最大公约数。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再现郁郁葱葱的“草原丝绸之路”,对于实现“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将起到重要作用。历史上,中国与欧亚的交流沟通凭借的是“草原丝绸之路”。这条路线向西经过南西伯利亚和中亚北部,进入黑海北岸的南俄草原,直达喀尔巴阡山脉,把古老的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联结在一起。英国著名历史和地理学家麦金德在其著述《历史的地理枢纽》中提出,以阿尔泰山为中心的欧亚内大陆草原地带,包括我国的新疆、蒙古广袤的草原,曾经是整个世界历史的枢纽中心,那些活跃在这一广袤区域的尚武好勇的骑马民族以其高度机动性的战争生活方式,实际上沟通了东西方的定居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由此产生了“中间地带的文明效应”。今天,依靠这条“草原丝绸之路”,中国与有关国家建立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显然,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生态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国内,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对于内蒙古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谐有着重要影响。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具有重大经济意义——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发展质量的高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山清水秀环境美,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环境本身就是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比如,在内蒙古发展有机农业、康养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公共产品。万里绿色长城具有巨大的正的外部性特征。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连八省、外接俄蒙,草原和森林面积分别占全国22%和7%,水面、湿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保留着大面积的原始生态区域,是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内蒙古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对我国北方乃至全国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具有重大文化意义——保护好少数民族美好精神家园。从生态环境变迁史来看,草原文化在维护北方生态环境中曾经起到重要作用。根据《汉书》记载,汉元帝的郎中侯应说:“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间,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夏国国王赫赫勃勃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建都,城名为统万,在今乌审旗南境,那时的统万,“土苞上壤,地跨胜形”。公元六世纪,北齐大将律金满怀激情在《敕勒歌》中唱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据北宋沈括的《使辽图抄》记载,在唐、宋之前,科尔沁草原到处都是“木植甚茂”。700多年前,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西征,路过鄂尔多斯高原时,为这里碧草茵茵的旖旎风光所陶醉,忘情地说:“我看这个地方很美,死后就把我埋到这里吧。”宋代诗人欧阳修、金代诗人赵秉文都曾以诗赞美过科尔沁草原的壮丽景色。明、清时期,今内蒙古赤峰一带是一片松林草原地带,这里“甚似江南……树林蓊郁,宛如村落,水边榆柳繁茂,荒草深数尺”。据《经棚图志》记载,当时,“森林滋润,草绿而肥”。17世纪上半叶,清太宗皇太极曾经在今科尔沁左翼前旗到张家口一带设置了不少牧场,被称之为“长林丰草”。1936年,著名记者范长江在绥远省采访,并在《塞上行》一书中谈到乌兰察布盟:“阴山北面乌兰察布盟区域里,大半是水草茂盛的牧地。草地地势,平坦润泽,不但行驶汽车相宜,而且风景悦目。”

  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文化,特定的环境是特定文化的母体。因此,构筑万里绿色长城就是保护少数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反之,这些文化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巨大思想武器。因为文化于环境保护是最深层次的元素。

  自觉担负起在祖国北疆

  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重大责任

  以转变发展方式构筑万里绿色长城。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内蒙古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区提出的“三个扎实”“五个结合”“五个融入”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比如,在作为重要生态屏障的内蒙古林区,要由天然林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向天然林资源保护型生产方式转变。这是因为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必然受到环境再生和吸收能力的约束。一切经济活动都要耗费环境中稀缺负熵物质,一个物质和能量上封闭的经济系统是不可能存在的。从边界吸收低熵的物质能量,通过经济过程内部的消费变成高熵的废物后,再将其源源不断地排放出去,怎样使我区的负熵值的耗散程度尽量减轻,就成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以深化改革构筑万里绿色长城。内蒙古要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认识,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几个“统一行使”方针,改变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问题。比如,以此可以解决我区多年以来的林牧矛盾问题。事实上,复合农林业发展是今后农业发展方向,通过林业与农作物种植或牲畜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方式,可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摆脱贫困,同时避免环境退化。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提出各国应该改革农业(含有牧业)、林业、农村发展、环境和贸易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的问题,因为这大大限制了复合农林业的发展。

  着力明晰自然资源产权,积极推进环保领域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要将中央地方事权和监管职责分清。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空间上要树立超越内蒙古自身生态价值的整体观。要认识到,对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破坏,已经超越了这一空间的局部利益,其破坏性会向邻区和更远地区扩散和迁移。

  改革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体制。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投资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这种传统投资体制存在明显的弊端:完全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环保投资体制导致投资成本高。另外,投资渠道单一,缺乏经济利益驱动机制,不利于国内外的社会资金进入环境保护领域。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着力改革在环境保护中社会参与度不高问题。环境保护不能只靠制度等强制措施,还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自觉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如草原生态保护可以通过合作和互相间的信任组织起来,制定共同的行为规范,惩罚违约者,解决利益纠纷,从而达到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

  以守望相助构筑万里绿色长城。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谆谆教诲我们要“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內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按照文化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一定的文化来自一定的地理环境,反之,这种文化形态又会成为保护这一特定地理环境的思想武器。少数民族先民孕育的草原文化既是价值观层面的,也是知识和科学技术层面的,为我们在祖国北疆构筑万里绿色长城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内蒙古各族人民要建立文化自信,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坚守本土知识与引进外来现代科学的关系。这是因为,文化适应涉及到自然选择机制——较有适应性的特质其幸存频率越高,繁衍的频率也越高。著名人类学家梅格斯在《亚马逊: 一座虚幻天堂中的人与文化》一书中指出:“人类是一种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只有与环境维持适应的关系才能生存。”这就启示我们,要吸取破坏环境的历史教训,看看哪些是不具备适应性的特质文化。如,生态环境的变迁史证明,在内蒙古草原滥垦是一条错误道路。公元10世纪以前,特别是汉唐时代的沙漠化土地,都以干旱地带的古城或古垦区为中心,集中在一些内陆河流的下游或扇缘,呈斑点状分布。这是因为,内蒙古草原土壤主要以砂质栗钙土为主,有腐殖质的土壤层极薄,其下就是砂粒。加之大风天气多,极度干旱等,决定了内蒙古草原只能选择草原畜牧业而不能大面积开垦。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们按照生态的整体观来变革过去孤立地、分割地管理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的传统模式。要着力实现中俄蒙对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构造与俄蒙保护生态环境的共同体。要相互学习,构建与俄蒙共通、相融的生态文化,挖掘、传承和发展三国的地方性本土生态保护知识。

  以久久为功构筑万里绿色长城。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纠正观念科学发展,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又要面对现实发展的压力,还需放眼未来布局的方向。这决定了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攻坚战任务落地见效。我们只有坚持不懈,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实效。

  (执笔人:盖志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要闻
   第10版:要闻
   第11版:要闻
   第12版:要闻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