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基层党建有声色 服务百姓促发展

玉泉区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绣党旗。
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带领机关党员干部赴清水河县老牛坡教育实践基地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三主粮集团党支部拿出价值百万元产品赠送给环卫工人。
回民区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开展帮扶。
赛罕区赴四川省挂职的干部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
武川县得胜沟乡大顺城村党支部书记作当选表态发言。
新城区胜利街小学打造“一校一品”特色课程,老师正在教孩子们手工编织。
托克托县人民医院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义诊活动。
回民区机关党员干部进行日常学习。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创园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刘洋

  抓基层打基础,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固本之策。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呼和浩特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立足实际,统筹抓好各领域党建工作,不断开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全市6400多个基层党组织共筑坚强战斗堡垒,13万名党员争当先锋模范,为首府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推行“大党委” 走活“党建路”

  多年来,清水河县委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牢固树立“党建+”工作理念,创新“全县引领、全城统领”的工作思路,建立起6个非建制性的联合“大党委”,探索社区与农村共建共享区域化党建新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清水河县特点和实际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

  夯实基础,构筑堡垒。清水河县委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通过新建、购买、改扩建等方式,将6个社区全部建成平均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服务阵地。制定社区经费管理制度,做到经费有保障、配置更合理。通过公开招考和利用公益性岗位充实社区干部队伍。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培训、交流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作用,根据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特长进行设岗定责,亮出身份的同时服务社区居民。

  培育特色,打造品牌。清水河县委立足社区实际,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工作思路,从加强阵地建设、整合党建资源、完善阵地功能等方面入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将6个社区全部打造成引领方向、富有特色、展示形象的党建品牌。各具特色的社区党建品牌激发了社区党建工作活力,形成了以党建带社建、以社建促和谐、以和谐助发展的党建新格局,进一步提升社区品位,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服务力。

  共建共享,服务民生。清水河县委坚持以“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构建和谐”为出发点,推行“1+4党旗同辉”“大党委”工作机制,着力打造融合式组织平台。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结对帮扶。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组建志愿服务队,认领“微心愿”,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服务社区居民。

  “一校一品”出特色

  党建育人树品牌

  新城区现有公办中学6所,小学26所,幼儿园5所。近年来,新城区着力强化教育党建,在教育系统开展“一校一品”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各校围绕自身特色,规范阵地建设,以党建品牌创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教育发展水平。

  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党总支开设“党建心灵直通车”,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推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苏虎街实验小学党总支提出的“绿色生态”党建品牌,通过先锋党小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诠释了学校“爱与责任”的办学理念。呼哈路小学党支部开展“营造生态文化,培育生态少年”活动,通过支部牵头、党员示范、全员参与,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少年成长保驾护航。胜利街小学党支部开展“三亮、十比、三评”活动,构建党群联动、齐争共创的工作格局。保合少中心小学党支部通过寻红色根基、塑时代形象、育合格人才,打造了“依托红色资源,引领师生成长”活动品牌。丁香路小学党支部通过“大党建”的工作理念、“一体化”的实践路径、“共享式”的推进模式,打造融合式“党建+”品牌,进一步丰富学校党建内涵。

  “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的开展,使中小学校找准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切入点,把好了党的建设与学校建设的平衡点,进一步强化了党建工作的主导意识,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很好的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教育事业发展优势。

  发挥宣传职能

  强化党建工作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思想职能,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党建工作。

  党建引领,充分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集团党委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先后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入贫困地区、乡间地头,开展惠民演出186场,丰富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化惠民的阳光洒满千家万户。积极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等节假日,组织党员艺术家走进社区、农村、学校进行演出,丰富文化生活,引领文化自信。

  党建统领,打造丰富多彩的文艺精品。集团党委始终围绕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中心工作,做好宣传首府社会发展的传声筒,先后创排了以“一带一路”为题材的民族舞剧《驼道》、反映民族团结的民族舞剧《昭君》、弘扬廉政文化的廉政题材晋剧《巡城记》、颂扬基层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二人台现代戏《万家灯火团结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文艺晚会——《我爱你·呼和浩特》、宣传环境整治工作的晚会——《我的城市我的家》等剧目,传承优秀文化,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活起来、火起来,党建工作实起来、强起来。

  “富民党建”助力农村脱贫攻坚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呼和浩特市将农村“两委”换届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农村“两委”换届的部署要求,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派出10个督导组深入基层指导帮扶,全市965个村党组织换届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有序铺开。期间,全市各级召开“两委”换届工作座谈会2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8万余份,组织培训农村党员2.3万人次 ,帮助 48个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及时转化提升,对965个行政村和42个村改社区全部进行了离任审计,对村民关心关注的财务收支、集体“三资”、项目发包、土地补偿分配等进行了全面审计调查,实施公开选派村党组织书记和鼓励优秀人才回村任职、返乡创业计划,确保了村党支部换届质量,呈现“选优好班子、配强好队伍、换出好状态、形成好风气、健全好机制”的良好局面。

  916名“第一书记”成为脱贫攻坚“先锋队”。制定《关于选派干部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全市65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每个驻村工作队不少于5人进行选派。从市直机关选派203名党员干部派驻重点帮扶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从2018年3月到2020年底,一驻3年,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为确保驻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出台了《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驻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和《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制度》,建立脱贫攻坚驻村干部管理台账,对“第一书记”工作日志、工作目标、为民办理事项等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和实时记录。下发《关于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一线推荐使用干部的通知》,有效激发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工作热情。加大轮训力度,以旗县为单位举办专题培训班25期,1700余次。利用“党建直通车”远程教育网络集中培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8000余人,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帮扶能力,为所在村引进了一批发展致富项目,帮助群众早日脱贫。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助力乡村振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的指示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呼和浩特市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试行)》,通过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等途径,加大政策指导、项目支持、资金扶持、社会支持、“三资”管理“五个力度”,全市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全市965个村全部发展起集体经济,其中年收入5万以上的566个,占58.7%。

  “暖心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上下贯通,构建纵向到底的城市基层党建组织架构。打破传统条块分隔、封闭运行的党建模式,建立健全“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党建联席会议——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四级组织体系。31个街道全部实行大工委制,负责统筹推进与工作落实。320个社区全部实行大党委制,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健全组织架构,有效衔接了城市基层党建从上到下的工作力量,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统筹整合,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左右联通,建立横向到边的“1+N”融合式治理平台。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拆除相互封闭的围墙和藩篱,实现以区域带个体促全局。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共建机关、在职党员在公益服务、资源支持、秩序维护、关系融合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投身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志愿活动,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治合力。新城区团结小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党总支组织辖区内党组织、在职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通过摸排走访、入户宣传,最终拆除小区内凉房5548间,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问题等各类诉求,使城市管理更暖心。

  拓展延长,小区建支部有效延伸社会治理触角。推行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小三级”组织架构,将党组织链条从社区延伸到小区、楼栋,小区党支部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良性互动,全力破解与居民息息相关的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发挥党员群众的文体特长,通过快板、诗朗诵、书法展等形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群众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回民区宽巷子社区党支部的小区党员积极参与组建调解员和信息员队伍,定期走访楼栋单元,将矛盾萌芽消除在社区。

  集中整合,“一站式”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同步建设市、区、街道、社区4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行政服务、公共服务、基层党建资源及功能得以有效整合,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辐射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积极培育引进各类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专业性、针对性强的服务。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孵化基地成功孵化70个社会组织,引入社会工作者近1000人,助力社区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赛罕区前进巷社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建立了“社工+志愿者”服务老人模式,成立“长者茶社”等老年服务、心理咨询、公益事业等专业社会组织13家,社区老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舒心。

  “连心党建”引领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两个覆盖”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要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作为非公党建的前提基础,精准研判,综合施策。制定《关于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专项集中推进的方案》,按照“有利于党组织成长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的工作有效开展”原则,根据行业特点、规模大小、地域分布,采取单独组建、挂靠组建、行业联建、“1+N”龙头带建等灵活方式,做到应建尽建。目前,全市5649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已经有2542家建立党组织,覆盖率45%;1312家社会组织中已经有621家建立党组织,覆盖率47%;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支部建设在规范运行中全面提升。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多样、复杂、流动、易变的特点,明确领导班子、工作制度“两健全”和组织生活、党员管理、发展党员、活动经费、活动阵地、档案资料“六规范”的标准,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依据。坚持典型示范引领,下发《关于创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的通知》,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的原则和“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督导制”的方式,选派1748名党建指导员带着工作规程、操作手册上门手把手指导,实现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拓展。内蒙古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霉素生产企业,该公司秉承“抓党建工作就是抓生产力”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将每月20日确定为“党员活动日”,企业党建氛围浓,党组织生活有效开展。

  “两个作用”在助推发展中强化彰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根本所在。市委组织部坚持目标同向、互促共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把党的工作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自身发展相融合,使党组织成为其发展壮大的新引擎。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树立“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理念,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与公司的竞争优势相结合,党建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通过党建融入企业发展、生产经营、企业文化,使党建与企业发展、生产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推进,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企业经营连创佳绩。党组织就像一块磁铁,既为非公企业凝聚人心,也为党的事业凝聚力量。近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开展“亮形象、亮责任、亮效益”和“讲诚信、比奉献、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发挥行业优势,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和各类公益活动,把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转化成攻坚合力、发展动力。148家非公企业分别与68个村、57个社区结对共建,支持村委会和居委会建设资金累计1500余万元,帮助村委会和居委会解决就业600余人,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自治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呼和浩特市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呼和浩特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全面进步,让党的旗帜在首府呼和浩特高高飘扬,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全程记录 严把换届程序关口

  为确保村“两委”换届工作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土左旗在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中推行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全程记实制度,进一步细化了换届工作程序,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公正透明、客观翔实、有据可查,防止发生因程序不合法产生的信访事件。

  明确业务骨干,强化业务培训。每村明确1名包村干部负责记实工作,及时记录换届选举情况。并对各乡镇(中心)换届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就村“两委”换届选举全程记实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作了系统培训。

  细化环节流程,强化责任落实。实行村“两委”换届选举全程记实,明确全程记实责任人,确保记载内容真实有效。实行一事一记,全程记实薄中明确了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各个环节的记实内容,每个环节都要如实记录,记录这个环节的事项、时间、地点、责任人等,同时要求参与人员全部签字。

  创新监督手段,确保监督到位。为确保此次换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全程留痕,土左旗从源头和制度上倒逼了换届程序到位,全旗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换届选举全程记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利用党建直通车对换届各项工作实行全程录像、全程监督。结合实际,围绕村“两委”换届工作流程、规程,利用DV、摄像机等影像设备全程记录。

  “红领蓝海”引路

  党建电商连心互促

  作为创新创业企业集聚的现代电商产业园区,入驻电商企业近300家,人员近2000人,如何把一个个非公企业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堡垒?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给出这样的回答:党建做实了也是生产力。呼和浩特市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园区”为发展理念,通过组建联合党委,成功打造出非公企业党建特色品牌“红领蓝海”。

  据了解,目前联合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按照“一支部一品牌”的思路,已经打造出“红色星火”“红色薯网”“红色互联”等特色党建品牌。目前,园区共有党员98名,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之中,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战斗力的团体。

  “两学一做”学习平台,是园区运用互联网手段服务互联网企业,开展党建学习自主研发打造的典型创新平台。据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联合党委书记奥云介绍,该平台共729门微课程,每门课程3—5分钟,可满足10万人同时在线学习,用户可以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随时进行学习,在内容上实行各地专家、教授课程共享,党建活动共享。

  为了给园区党员群众学习培训、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园区联合党委建立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专门规划出展示区、交流区、活动区等区域,带动园区规模企业配套建立党员活动室。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意组织生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真正把党的建设与园区电商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连心党建”,实现了同频共振。

  碱地变沃土

  党建领富路

  “我们非常有信心让‘盐碱地’变成‘黑土地’!”说起村里的变化和今后的发展,托克托县河口管委会中滩村党支部书记赵三恒自信满满。中滩村的变化是托克托县狠抓基层党建,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中滩村地处全县低洼地带,临近黄河,由于排水设施落后,耕地排涝困难,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退化面积不断扩大,村边四周沼泽遍地、芦苇成片,土地利用率逐年降低,严重影响农民收入。

  困则思变,在县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该村“两委”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立足村情实际,将盐碱地这一劣势与水资源富足这一优势有机结合,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稻种植。村党支部树立“党建+”理念,采取“党建+产业拉动、党建+服务牵动、党建+示范带动”的模式,支持鼓励村民大胆试种。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盐碱地上种出了水稻,现在全村种植水稻3100余亩,亩产达600斤,每亩纯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相比之前种植玉米,收入大幅提高,真正将碱地变成了沃土 。

  本版文/图除主稿外均由

  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要闻
   第10版:要闻
   第11版:要闻
   第12版:要闻
呼和浩特:基层党建有声色 服务百姓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