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金砖”在南非成为高频词:人们无论是看电视、读报纸还是听广播,都会频频与“金砖”相遇。
“我知道南非与中国都是金砖国家,金砖正在试图解决其成员国面临的多种挑战。”在约翰内斯堡从事保安工作的恩西基·尼奥尼说。
尼奥尼告诉记者:“一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政府官员、青年领袖还有社会团体讨论有关金砖的事情。对我们国家来说,能和友好国家携手,促进本国发展,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将于25日至27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此次会晤将“金砖国家在非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共谋包容增长和共同繁荣”作为主题,与会领导人将就国际形势、金砖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流。
“我希望金砖会晤达成的共识,能够帮助南非切实增加就业岗位。”尼奥尼说。
今年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约翰内斯堡会晤恰逢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10周年,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为帮助普通民众了解金砖机制,南非政府曾深入多个省市举办推广活动。
50岁的恩科百利·马汉古是南非姆普马兰加省居民,他在谈到前不久参加的一次金砖推广活动时说:“金砖对南非来说是一个机遇,我们希望看到金砖成果惠及我们社区。我们认为,金砖会帮助南非得到更多贸易机会。”
在采访中,众多南非民众均表示,希望金砖国家能齐心协力,帮助解决南非甚至整个非洲地区所面临的发展不平衡和贫困等问题,期待看到金砖“更加坚固、更加闪亮”。
约翰内斯堡大学四年级学生莱拉托·图芒说,作为年轻人,他最关注金砖合作能为年轻群体带来什么益处。“毕业后,我们需要工作和其他机会。对我来说,最期待金砖能够帮助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南非于2010年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显示,成为金砖国家后,南非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以及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都有增加。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帮助下,南非获得了两笔贷款,用于电力建设和德班港升级改造工程。
30岁的餐厅服务员坦迪·曼戈罗提说:“有了其他金砖国家的帮助,我们能在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方面更有作为。”
在南非金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加斯·谢尔顿看来,金砖合作机制应当与“一带一路”倡议更加紧密结合,这将为所有参与者带来益处。他说,在约翰内斯堡会晤上,金砖各国应该团结一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因为只有自由贸易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谢尔顿希望金砖国家能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合作,特别是加强人文交流,为经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7月24日电)
新闻背景: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7月25日至27日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本次会晤的主题为“金砖国家在非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共谋包容增长和共同繁荣”。
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5个国家。2017年,金砖五国经济体量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23%,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
“金砖国家”由来及其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最初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
2006年9月,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将一个经济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此后每年依例举行。由于四国英文首字母组成的“BRIC”一词,其发音与英文的“砖(Brick)”十分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
为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正式会晤。金砖国家间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的建立,为金砖国家间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政治指引和强大动力。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后,这一合作机制由最初的“金砖四国”变为“金砖五国”。
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为支撑,在广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金砖国家共同利益不断增加,合作基础不断扩大,合作势头不断上升,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金砖+”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厦门召开,金砖合作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此外,厦门会晤的成功举行,也推动了金砖合作从传统的经济、政治“双轨并进”向经济、政治、人文“三轮驱动”转变。
中方提出了“金砖+”的合作理念,举行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邀请了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和泰国的国家领导人与会,增加了对话会的全球代表性,目的是建设更广泛的发展伙伴关系。“金砖+”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了金砖国家“朋友圈”,增强了金砖合作机制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018年,南非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此次约翰内斯堡会晤延续厦门会晤合作势头,采用厦门会晤合作模式,邀请发展中国家与会,举行金砖国家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话会和“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与会各界将共同推动金砖合作行稳致远,开辟金砖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王龙琴)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