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内蒙古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经历了观影体验的蜕变。从在场院支起的临时幕布,到专业影院的数字银幕、IMAX银幕;从黑白电影,到3D、4K影片;从单一的国产主旋律影片,到类型多样、异彩纷呈的国产片、欧美大片……与此同时,凭借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蒙古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内蒙古本土电影也在探索中前进。
观影人的经历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露天电影是他们抹不去的一道珍贵回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牧区的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电影放映员是最受农牧民欢迎的人。流动的电影放映员骑着马儿,骑着骆驼,背着放映机和电影胶片,或赶着勒勒车、马车辗转乡间牧区,给老百姓送上一部部影片。“还记得小时候,看电影就像过节。”家住通辽市农区的白双柱说。
据白双柱回忆,电影放映员会在宽敞的场院,或者干脆就在大街上高高地挂起白色的幕布,心急的人们早早地搬着凳子去幕布前占地方,去晚了的只能看到映布前黑压压的一大片人,为了占据有利地形,人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上柴火垛的、爬树的、甚至扒墙头的都有。“我们小孩子喜欢跑到幕布的背面去看,画面是反着的,字幕也是,感觉非常有意思。有时候在本村看了,嫌没看过瘾,还要跋山涉水地跑到七八里之外的外村去看。”
“电影放映前,嗑瓜子、吃爆米花、聊天说话的什么样都有,孩子们追逐着来回乱窜,越是人多越兴奋,放映前的电铃声一响喧闹的大厅立时静下来,人们就会把目光一起投向银幕。电影放映时有巡场的人员拿一支长长的手电筒清场,检查有没有逃票俩人挤在一个座上的。”家住鄂尔多斯的朱德文回忆起在县城电影院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电影院有着传统礼堂宽高大气的外观、带有古典风味的八角形木窗,正面是3个双扇大门,门前是十几级的高台阶。连在一起的坐椅固定在水泥地面上,从前向后依地势逐渐升高,椅背不动椅座可以翻起,每当电影散场时都会响起椅座翻起时杂乱的噼啪声。”
后来,随着电视机走入家庭,露天电影和老电影院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打开电视看电影。曾经VCD、DVD风靡一时,网络电视、智能手机的应用更是让人们随时随地看电影。
“我还是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是因为最新影片一般只在院线上映,二是去影院看电影更有氛围,我喜欢给生活增添点仪式感。”80后王正说。
如今,看电影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标准影院、影城在内蒙古遍地开花。
90后邓晓霞说:“我记得《阿凡达》是我看的第一部3D电影,当影片中的巨鸟带着男主飞翔的瞬间,我感觉几乎快要冲向我、撞到我了。”
“直观地讲,3D仿佛可以把你带到电影世界中,IMAX是巨大的屏幕横亘在你面前。而4K呢,则是画面更精细了,你能够看到更加细丝入微的细节部分,看到更加微妙的光影和色彩变换,阴影和像素点再也看不到了,感受到更加逼真震撼的画面效果。”3D、IMAX、4K,邓晓霞对这些电影词汇如数家珍。
“最早我们看露天电影的时候,放啥看啥,哪里会挑三拣四。现在去电影院,喜剧片、爱情片、文艺片、港台片、欧美片……想看啥都有。”70后钱志鹏说。
从最早的单一被动接受,到多样化的选择。如今,电影给人们提供了多种可能。观众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影片,既有小儿小女小魔小妖小情小调,也有黄钟大吕和大英雄。
据统计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第一位。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59.11亿元,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诸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马特·达蒙等美国一线电影人却纷纷来华“求采访”“求合作”。不只各路明星纷至沓来,制片方在拍摄影片时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的反应,有的甚至在筹备项目时先论证该题材类型在中国市场是否有前景、怎么才能契合中国观众品味等问题。
而观众本身,品位也在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今年新建影院中平均每个影院有5.6个厅,多厅化影院成为影院建设的主流。能否将这些银幕利用起来,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成为今后影院经营乃至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
电影人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被尘封了的影片恢复上映,国产新片不断增加,外国引进影片的比例也在不断加大,观众满怀热情和渴望涌向了电影院。
与此同时,内蒙古电影人也在积极探索,为中国电影市场贡献内蒙古力量。
据了解,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之前,中国电影便已有了内蒙古故事,有了内蒙古电影人的身影,如影片《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1958年8月,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这是我国建立最早、生产规模最大的民族电影制片厂之一。1978年11月,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列为全国少数几个拍摄故事片厂之一。1980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独立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阿丽玛》,从而填补了内蒙古没有自拍自演且反映本土生活的彩色故事片的空白。
“早期内蒙古民族电影以革命历史故事居多,负载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影片中对草原景色、蒙古族歌舞及民俗风情的展示,都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后,以塞夫、麦丽丝导演的作品为代表,通过表现蒙古民族辉煌历史、歌颂英雄祖先、英雄人物的影片,走出了一条以拍马上动作戏见长、以呈现草原民族的文化特质为宗旨的少数民族电影题材之路。” 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主席伊·呼和乌拉说。
“电影宫,电影制片厂,工人文化宫,工农兵电影院、乌兰恰特、华建礼堂……老呼市人对这些电影院都不陌生。在这些电影院,我们看了不少港片、欧美片,看到咱内蒙古人自己拍的电影时,那激动的恨不得告诉所有人知道。”呼和浩特市的影迷乌兰图雅说。
“还记得《八月》获金马奖时,整个呼和浩特、甚至整个内蒙古都沸腾了,太惊喜了,也太骄傲了。”乌兰图雅说。
近年来,由内蒙古籍青年导演执导的《心迷宫》《八月》《心迷宫》《告别》等一批优秀影片荣获多项国内外大奖,受到业界和观众的广泛认可。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把忻玉坤、张大磊等一批内蒙古籍青年导演的迅速成长称为内蒙古现象。
众多知名导演、编剧一致认为,内蒙古一直以来便是产生电影的地方,如今,又成为培养中国电影新力量的一块沃土。内蒙古现象的产生,首先是传承了老一辈内蒙古电影人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基因,其次是内蒙古籍青年导演关注现实,注重艺术创新,重视精神叙事,“对生活有所发现”,努力去探求生活的本真、生命的意义。
“中国的社会环境、电影环境为青年导演、优质影片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电影市场发生了积极的结构性变化,观众个性化的选择为差异化电影提供了基础。”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相信这么一批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内蒙古籍的青年导演群体的诞生发展,能够为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饶曙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