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62个“红手印”只为留下他

  □本报记者  相恒义  孙一帆  

让郝金龙又回到了金山嘎查,眼下的他正忙着张罗“村企合作”的事。在他的努力下,今年嘎查党支部结对龙头企业,通过“非公企业+村党支部+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与当地的爱放牧集团签约了颗粒饲料加工厂项目,推出秸秆换化肥等惠民政策,带动发展金山嘎查种养殖业,为贫困农牧民铺开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天的变化。”回忆这两年的驻村工作,郝金龙坦言,最大的收获就是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有了这份信任和肯定,他就有了不断向前的动力。“未来两年,我还要继续努力,绝不辜负父老乡亲的厚爱,见证嘎查的日新月异,为嘎查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郝书记来的时候,嘎查里没有一页档案材料,是他一手抓起了嘎查的扶贫档案,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绍红星说,那段时间,郝金龙每天要工作15小时,经常熬夜加班,独自完成了全嘎查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及日常维护。不仅如此,他还统筹兼顾全苏木10个嘎查的扶贫档案,指导全镇的嘎查会计,手把手教学,统一档案标准,提高档案质量,为其他苏木乡镇树立了标杆。

>  郝金龙,拥有着同龄人少有的谦虚、沉稳和干练。脱贫攻坚,他扑下身子、沉到基层、真抓实干。家里女儿年幼,一年365天,他有300天以上在嘎查;身患高血压、颈椎病,轻伤不下火线,甚至做了结肠手术后7天,他就赶往嘎查继续工作……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集体,郝金龙以真心换真情,从发展党员到凝聚人心,从入户指导产业发展到壮大集体经济,从“输血”到“造血”,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帮助金山嘎查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创造发展机遇,让曾经贫穷落后的山村驶入发展快车道。

  胡日查  来春誉  

  见习记者  高敏娜

  今年6月,郝金龙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结束了,然而他刚刚收拾好行李、交接完工作,人还没离开时,两页按满62名村民红手印的申请书就先他一步到了自治区扶贫办。

  “在他的帮扶和指导下,我们嘎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贫困户脱了贫,日子越来越好,现在他任期结束了,我们舍不得他走,为了金山嘎查的发展,我们恳请上级领导让他延长帮扶时间,继续带领我们脱贫奔小康。”申请书上字不多,却句句实在。

  兴安盟扎赉特旗宝力根花苏木金山嘎查第一书记包宝山是第一个摁下手印的人,他说:“帮扶干部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我们亲眼看到了嘎查的变化,让郝书记留任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郝金龙是自治区扶贫办派驻扎赉特旗宝力根花苏木金山嘎查的驻村干部。2016年5月,29岁的郝金龙肩负驻村帮扶重任,来到了金山嘎查。初来乍到,生活条件差、语言不通、不熟悉嘎查工作、“两委”班子组织涣散,开展工作非常困难。然而,军人出身、从事扶贫工作多年的郝金龙,天生就有着不服输的闯劲儿与干劲儿。来到嘎查2年多的时间里,郝金龙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感情,听实话、办实事,用真情赢得了嘎查群众的信赖。

  在郝金龙办公室的墙上,一幅“扶无定法”的毛笔字挂在醒目的位置,这是郝金龙的工作法则。

  “面对贫困户,要有方法,但并无定法,只要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有助于脱贫致富,就是最好的办法。”郝金龙说,脱贫致富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提高贫困户的产业收入,让他们有持续的增收渠道。为此,郝金龙结合“菜单式扶贫政策”,协调帮扶资金,集中精力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同时,针对不同贫困户的特点与需求,因户制宜,“一户一策”,发展产业。

  在孟繁海的小院里,牛壮猪肥、鸡鸭成群。孟繁海是金山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儿身患残疾,女儿在读大学,全家收入仅靠30多亩玉米地,生活拮据。去年,依靠着郝金龙帮助选定的庭院经济项目,老孟打了个“翻身仗”。“我家能脱贫,多亏郝书记给张罗的这些家禽家畜,再有2个月小牛犊就可以卖了,3头牛犊能卖2万元,小笨鸡也能卖出6000元,加上今年的土地收成也不错,还有我在嘎查当环卫工人的工资,今年不仅能还完外债,还有不少存款呢!”孟繁海高兴地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拉起悠扬的四胡,歌唱我们党的好政策,脱贫攻坚就是好,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走进张腰斯图的院子,乐声飘荡,吃过午饭的张腰斯图正在练习自己创作的好来宝《党的恩德和我们的生活》。

  金山嘎查人口95%以上的都是蒙古族,这虽然给不会蒙语的郝金龙带来了工作阻力,但也为他创造了一个与村民拉近关系的机会。驻村期间,郝金龙先后组建了篮球队、广场舞队和蒙古四胡民乐队,丰富了嘎查的日常文化娱乐生活,调动了群众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前拉四胡是消遣打发时间,现在拉四胡是脱贫后发自内心的喜悦,我创作这首好来宝,就是想歌颂党的好政策,感谢郝书记的付出。如今,不用郝书记每天督促,大家都知道要靠着自己的劳动改变生活,可有干劲儿了!”日子越过越好,张腰斯图难掩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在金山嘎查书记邵红星眼里,郝金龙是他脱贫攻坚的战友,更是基层工作的老师。“郝书记来的时候,嘎查里没有一页档案材料,是他一手抓起了嘎查的扶贫档案,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绍红星说,那段时间,郝金龙每天要工作15小时,经常熬夜加班,独自完成了全嘎查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及日常维护。不仅如此,他还统筹兼顾全苏木10个嘎查的扶贫档案,指导全镇的嘎查会计,手把手教学,统一档案标准,提高档案质量,为其他苏木乡镇树立了标杆。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给这里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在帮扶工作中,郝金龙始终把嘎查“两委”班子建设作为关键来抓,帮他们开眼界、转观念,帮他们建机制、强管理,帮他们增实力、强活力。苦练“内功”,还要兼顾“外功”,郝金龙积极协调资金帮助嘎查成立了阿都钦农机合作社,使嘎查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大家的强烈挽留,让郝金龙又回到了金山嘎查,眼下的他正忙着张罗“村企合作”的事。在他的努力下,今年嘎查党支部结对龙头企业,通过“非公企业+村党支部+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与当地的爱放牧集团签约了颗粒饲料加工厂项目,推出秸秆换化肥等惠民政策,带动发展金山嘎查种养殖业,为贫困农牧民铺开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再有一两个月,我们新建的嘎查颗粒饲料加工厂即将投入生产,爱放牧集团投入40万元购买的秸秆颗粒机、粉碎机和生产线,可以帮助嘎查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每亩地增收100元,同时车间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收入。”郝金龙兴奋地说。

  驻村工作事无巨细,十分忙碌,顾不上家是常态,提起家人,郝金龙显得有些愧疚。“过年回家吃饭的时候,女儿天真地说,她要成为我的贫困户,这样就能天天看到我了,孩子的话让我心里挺难受,虽然牵挂妻子和孩子,但也的确是顾不上她们。”

  “错过了对家人的陪伴,但没有错过金山嘎查每一天的变化。”回忆这两年的驻村工作,郝金龙坦言,最大的收获就是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有了这份信任和肯定,他就有了不断向前的动力。“未来两年,我还要继续努力,绝不辜负父老乡亲的厚爱,见证嘎查的日新月异,为嘎查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手记:一份摁着村民红手印、包含浓浓深情的申请书是对郝金龙驻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这名85后年轻干部真情帮扶的褒奖。

  郝金龙,拥有着同龄人少有的谦虚、沉稳和干练。脱贫攻坚,他扑下身子、沉到基层、真抓实干。家里女儿年幼,一年365天,他有300天以上在嘎查;身患高血压、颈椎病,轻伤不下火线,甚至做了结肠手术后7天,他就赶往嘎查继续工作……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集体,郝金龙以真心换真情,从发展党员到凝聚人心,从入户指导产业发展到壮大集体经济,从“输血”到“造血”,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帮助金山嘎查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创造发展机遇,让曾经贫穷落后的山村驶入发展快车道。

  如今的金山嘎查,团结、和谐、文明、勤劳致富蔚然成风,帮扶成效清晰可见: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0%,下降到2017年的3.6%,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470元增加到9000元,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这份成绩单不仅见证着金山嘎查的旧貌换新颜,更见证着郝金龙的心血、汗水和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强烈反响
~~~
自治区政府党组召开会议~~~布小林主持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一线
   第06版:文件
   第07版:文件
   第08版:读友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读图
   第11版:沃土
   第12版:公益广告
支持港澳台同胞 共享国家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
乌兰察布: 乘“中欧班列”进外贸百强城市榜
把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抓得更紧更实
传播党的好声音
研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工作
内蒙古煤炭产销量全国第一
62个“红手印”只为留下他
高悬惩戒失信利剑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