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科技馆行业共同的重大使命,科技馆应当成为社会非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做好青少年的科普工作是其重要职责。近年来,内蒙古科技馆不断致力于探索馆校多元化合作实践,创新展览教育模式,拓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项目合作”等方式不断开创馆校合作新局面。
强强联合实现校内外课程实践无缝对接
“从今天起,内蒙古科技馆就是我们学校重要的科普教育阵地,同学们一定要在这里更全面地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大家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9月1日,内蒙古科技馆里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馆里的开学典礼”正在举行。与此同时,以“馆校结合理论研讨与实践创新”为主题的“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暨“开学第一课”2018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主题活动也在内蒙古科技馆举办。
当天,内蒙古科技馆与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共同举行“馆校结合”签约仪式,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成为内蒙古科技馆的“馆校结合基地校”,真正将学校教育与场馆教育相结合,开启了内蒙古科技馆与学校的强强联合。
开学第一课上,该校1800名师生在内蒙古科技馆分组参与了不同主题的科教活动,开启了全新的学习之旅。其中,第二届内蒙古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活动中,11部国内外优秀特效科普影片涵盖了生物、物理、天文学等领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部分同学还有幸听取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的《中国的探月梦》主题讲座。作为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的嘉宾,欧阳自远院士和来自45家科技馆的120余名代表一起,围绕馆校结合理论研究与探索、馆校结合教育活动设计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内蒙古科技馆与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共同开展“馆校结合”活动是内蒙古科技馆创新展览教育模式的重要里程碑,实现了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活动的无缝对接,成为未来科技教育模式在我区的一次重要尝试。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探索馆校合作
科技馆作为校外课堂,不仅仅是为了进行对学校教育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及科学思想。近年来,随着全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促进科技场馆和学校在科学教育上的有机结合、共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成为我区科普场馆和学校从事科学教育的研究人员的共同关注点。
内蒙古科技馆从实际出发,利用馆内现有资源,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综合性的科普馆校结合活动,发挥科技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必要延伸作用,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树立科学意识,培养探究习惯和学习兴趣。活动期间,内蒙古科技馆全部展厅对外开放,在学生参观过程中配备带队及辅导人员,将馆内现有展品与学校课程中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在科普辅导员的引导和解说下,孩子们踊跃参与互动,近距离探索科学的奥秘。
今年“六一”期间,2018年夏季馆校结合系列活动在内蒙古科技馆拉开帷幕。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在内蒙古科技馆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与科学同行”庆六一主题活动。来自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4年级的300多名师生在科普辅导员的解说引导下,参观和体验了科技馆各常设展厅,并在球幕特效影院观看科普影片。期间,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杨湾子小学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在内蒙古科技馆里,近距离享受科技的乐趣。
自2017年4月12日馆校结合活动开展以来,这样的主题活动不胜枚举。内蒙古科技馆创新馆校结合模式,累计将47所学校、3万多名中小学学生请进内蒙古科技馆,让科技馆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夯实学生们的科学底蕴。夜宿科技馆、海洋运动会、“少年派的西北漂流记”夏令营等活动更是成为内蒙古科技馆馆校结合特色品牌。
“在科技馆参观学习,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长学生们的科普知识,还能让他们感受外面的精彩世界,更好地观察了解社会。同时认识中国的科技腾飞,增加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推进课堂改革。”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副校长娜仁为内蒙古科技馆的馆校结合活动连连点赞。
将科普资源转化为创新课程资源
为了将内蒙古科技馆资源和学校资源充分整合,创新馆校结合的实践探索,2017年7月,内蒙古科技馆成立科学课小组,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跨专业、并具备硕士学历的辅导老师队伍。在展陈部负责人带队下,这支年轻的队伍结合内蒙古科技馆具体展项,已经累计为小学1至6年级学生编写50门馆本课,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我们编写馆本课程教案时,参考苏教版科学课本和全国科学课新课标标准,并且结合具体内蒙古科技馆展项设计课程内容。”参与教案编写的内蒙古科技馆工作人员王梦捷介绍说。
2017年7月,内蒙古科技馆原创科普剧《神奇的蒙医整骨术》在第五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中荣获成人组科普剧三等奖的佳绩。《神奇的蒙医整骨术》是根据蒙古族整骨术这一历史馈赠给草原人民的瑰宝而创作,利用蒙古族特色的音乐、舞蹈、马头琴表演等形式生动的展现了蒙医整骨术疗法,不仅推广了蒙医药知识,更呈现了内蒙古的民族特色。而作为内蒙古科技馆生命与健康主题展厅中的蒙医药展项,将蒙医三诊、蒙药材与药引、蒙药炮制、药力与方剂、蒙医疗法等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在观众面前。科普剧《神奇的蒙医整骨术》在梦想剧场演出以来,观众好评如潮。
2017年12月新建成的内蒙古科技馆科学实验室经过半年的教师培训、教具准备等,也于今年暑假期间正式向社会开放,创客实验室、模型工坊、机器人实验室、数理化实验室等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课程,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高涨。
创客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模型工坊3大课程体系8节不同内容的动手课程,一个个实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科学的大门。“《光与太阳能》让我了解太阳能相关知识,《摩托车》课程让我学会利用编程软件,让积木拼搭的摩托车动起来,太神奇了!”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四年级二班都冉同学说,寓教于乐的科学实验课进一步拓宽了她的知识面,激发了她的想象力,让她真正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
“《太阳系那些事儿》《液体表面张力》《加色法》3个课程将日常的现象结合科学原理,通过生动有趣地表达,引导大家动手体验,将知识潜移默化传递给我们,激发了大家主动探究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三年级二班奥尔呼德同学对今年在科技馆学到的课程记忆犹新。
继续发力为科普教育事业添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设施 ,内蒙古科技馆将继续与中国科技馆及地方科技馆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并携手各学校不断创新大胆尝试,进一步深入思考馆校结合内容和实质,深度挖掘场馆展教资源,加强优质科普资源供给能力,为科普教育事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下一步,内蒙古科技馆将不定期组织学校教师专场培训,帮助各科教师了解内蒙古科技馆资源,掌握场馆学习规律及方法。双方将组织教师团队联合开发围绕内蒙古科技馆资源的校本(馆本)课程,并对成果进行推广。内蒙古科技馆将在各中小学校开学之初与学校协商制定本学期的馆校结合活动计划,统筹组织科学表演、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教育活动走进校园。
本版文/图均由内蒙古科技馆提供